第08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湾就是我们的家”
——记河南省科技厅驻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工作队
本报记者 王 伟

周湾村位于大别山深处的河南省光山县罗陈乡,全村2930人分布在24个自然湾里。由于交通闭塞、耕作条件差,属于国家级贫困村,目前有贫困户174户819人。

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河南省科技厅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驻村帮扶。近日,记者来到周湾,见证了他们带领贫困群众攻坚克难、积极脱贫的努力。

罗湾村村委的两层小楼整洁明亮,一楼是村委会办公室兼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室里醒目地张贴着入党誓词、党员联系表、村委班子成员的职务和电话,以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各种制度规章。据介绍,工作队驻村以来,首先在加强基层组织和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组织实施“党员示范带动工程”,在共产党员家庭悬挂标牌,标明身份;完善并执行好“党员活动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和“两学两深入”活动,建立周湾党员之家和流动党员培训教育微信群,每周二、四组织观看爱党爱国题材的影片,利用互联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巩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周湾村没有集体经济,他们首先从培育集体经济入手,在村委会后的一个山湾整理出一片平地,发展光伏发电大棚项目。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李明凤告诉记者:“150千瓦年可实现发电量20万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75元补助,年可实现收益15万元。”

工作队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力量,经过调研筛选,决定组织实施桑蚕种养加一体化、粳稻、艾草和油葵种加一体化4个产业。他们依托光山县云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光山县周湾村兴胜种养专业合作社注册“周湾云和”“周湾粳稻”和“周湾艾”3个商标,生产桑叶茶、桑芽菜、蚕丝被、油葵油、周湾粳稻和艾制品,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4个产业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贫困户吴建和、李本炎等人每天早5点就起床采桑叶,天天在蚕房里寸步不离,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养蚕行业,蚕丝被加工也渐成气候。

现在,周湾已发展艾草产业330亩,覆盖农户121户,其中贫困户55户,可带动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新发展油葵产业200亩,覆盖农户80户,其中贫困户35户,带动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今年水稻“籼改粳”和抛秧技术推广2330亩,帮扶贫困户134户,每亩年可增收600元以上。

记者看到,周湾村的村组道路宽敞平整,实现了组组通,周湾村24个自然湾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湾湾亮”,村里主干道路和村委会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小学操场修整一新、新配备了电脑教室……村里还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推进卫生治理工作,建设了垃圾池,组建了保洁队伍。

周湾村教育发展基金、周湾村医疗救助基金是工作队依托河南省扶贫基金会设立的两个基金,现已募集30多万元,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中的两个保障,募集到的周湾村教育发展基金对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生进行救助、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予以奖励、实施周湾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和小学师生奖励激励表彰等。周湾村医疗救助基金组织大病救助行动,对因患大病住院花费在10万元以上的村民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救助,花费在5万元(含)至10万元的村民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救助。目前已发放7.6万元,奖励扎根乡村的教师5名,资助了24名贫困家庭大学生,2个大病家庭享受到大病救助。

工作队员扎根农村一线,已经成为周湾百姓中的一员。李明凤说:“一年来的扶贫实践,让大家对周湾有了深厚的感情,大家都说,周湾就是我们的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