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草资源显著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三北工程顺利通过“期中考”
本报记者 黄俊毅

“40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活立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33.3亿立方米。”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说。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涵盖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目前正在实施五期工程。

刘东生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17年,原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三北工程40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整个评价工作历时一年多,先后有10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评估机构充分利用遥感解译数据以及生态系统定位站、气象站、水文站等数据,采取动态监测、抽样统计、实地调研、生态效益评价等多种手段,采取定量测算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北工程区森林资源消长、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农田林网、森林碳汇、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气候变化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报告显示,40年来,工程区林草资源显著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挥出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北工程建设力度还将加大

“三北防护林体系作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元年启动的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同时拉开了我国绿色发展的序幕,这项工程已经顺利通过了‘期中考试’。”在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说。

三北工程40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614万公顷,占规划造林任务118%。在工程成效方面,40年来,三北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加215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加12.6亿立方米,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67%,防护林贡献率达61%,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低产区粮食产量提高约10%,在风沙荒漠区,防护林建设对减少沙化土地的贡献率约为15%,农田防护林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生态系统固碳累计达到23.1亿吨,相当于1980年至2015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23%。三北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3.13亿人,累计接待游客3.8亿人次,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特色林果业、森林旅游经济对群众稳定脱贫贡献率达到27%。

张亚平表示,工程目前主要存在成林衰退、灌木规模有待提高、重度沙漠化防治作用有限、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困难、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提出对策:继续加大三北工程建设力度、遵从自然规律重新区划、推动建设任务多元化、建立国家生态建设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精准提高工程质量、防治衰退现象、建设“生态三北”区。

着力增加绿色植被总量

刘东生表示,三北工程前40年成就巨大,但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生态状况依然脆弱,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生态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础支撑保障能力仍比较弱。林草部门将结合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在增总量、强保护、促民生、创机制等5个方面推出一些新措施。

“按照目前规划,在三北工程区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我们要增加大约5000万亩的林草植被。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大体占到每年全国国土绿化任务的一半左右,三北工程是未来国土绿化的主战场。”刘东生表示,将通过推进大面积的国土绿化,推进强有力的植树种草,增加三北地区绿色植被总量。

另一方面措施是提质量。现在三北工程区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退化林分的改造和修复问题,包括低质低效林的改造修复问题。这是未来一个时期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另外,天然草场的退化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刘东生说,工程建设将继续贯彻“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继续与国家重大战略有机结合,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灌木经济林,大力发展对畜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草种和草原,为脱贫攻坚做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