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告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国、新加坡两国又一跨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位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知识城的发展愿景是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打造一座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奠基8年多来,知识城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目前,已累计注册企业超过1400家,注册资本近13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千亿元。初步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引进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冷泉港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诺诚健华、绿叶、康方、康融等国内外先进项目和研发机构。

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从一开始,知识城的“雄心”便是建设全球样板城市。一方面,构建“南北贯通、山海相连、东西合璧、互联互通”的大交通路网格局,通达白云机场、广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另一方面,围绕“有山有水有风光、生产生活有生态”目标加快绿色智慧新城建设。在知识城范围内,所有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项目全部融入海绵城市元素。

这是一个保护创新要素的知识高地。知识城是全国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元素较集中的区域。聚集了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80多家、多层级的知识产权保护要素。全球的创新要素在这里集聚、一流的创新力量在这里碰撞、对标国际的创新政策在这里探路,共同筑牢知识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并助推广州及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向知识经济时代加速跃升。

这是一处汇聚全球智慧的人才港湾。创新的主角是人才。知识城将通过中新国际合作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优先战略,着眼于集聚国际高端产业及一流人才,共建新加坡国际制造业创新中心(SMIC)等项目,连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构建“人才特区”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着力建设国际教育枢纽和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

2018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合作的框架协议》正式在新加坡签订。广州知识城已上升为国家双边合作项目,双方将积极拓展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升级等领域的合作。

既为弄潮儿,便向潮头立。迈上新台阶,当有新作为。

广州开发区因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靠创新而强。知识城作为广州开发区以及广州的知识经济发展“样板”,将拿出更多务实创新的改革举措,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朝着“努力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的目标迈进。

包括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在知识城全部覆盖落地,探索开展“模拟自贸区、比照自贸港”实验。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打造“先进制造+自由贸易”典范。同时,知识城已梳理出关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食药品监管、重点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18条政策,争取创新政策的先试先行落地。

继续强化知识产权强区的“金字招牌”。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园区,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交易中心,探索建设知识产权博物馆,打造知识产权地标。争取设立“一带一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创新载体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创新平台,知识城还将建设粤港澳融合发展创新平台。重点打造与港澳营商环境对接、经济发展协同的合作体系。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空间,争取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交易中心(所)和科技创新基地,力争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凝聚力核心区。

此外,还将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在全面推进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尽早争取“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牌子,努力为特大城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探索新路、提供鲜活的“广东经验”。

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芯片园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