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确25条政策“干货”——
成都为民营经济搭台赋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成都的民营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日前,一份专为民营企业量身定制、“真金白银”的政策——“成都民营经济25条”(《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从降低经营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强合法权益保护等8个方面提出了25条政策“干货”,让众多民营企业对发展更有信心。

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是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等行业民营领军企业的汇集地,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我们在成都不到三年,产值就翻了一番。”亚信安全副总裁刘东红告诉记者,“良好的产业环境和丰富的政策举措对企业发展十分有利。”

在成都,有一个共识: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数据显示,民营经济是成都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成都崛起的强大力量。1978年至2017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24亿元增加到6746.4亿元,贡献了全市48.6%的地区生产总值、53.9%的固定资产投资和54%的税收。民营企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民企也是“双创”中最具活力的力量,成都98%的新增市场主体、70%的科技创新来自民营经济。

在成都,还有另一个共识:成都拥有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创业的良好环境,有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各种机遇。新希望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成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最好注脚。新希望集团副总裁张明贵认为,民营企业在成都至少有两个机遇。一个是成都全面开放引领市场拓展的战略机遇。从成都出发的111条国家(地区)航线覆盖全球主要中心城市,“蓉欧+”国际班列覆盖22个海外城市、14个国内城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3517.4亿元,增长26.7%。

第二个是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给民企带来了新的市场。成都是西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市场腹地和消费空间广阔,为民企在新一轮市场格局调整和行业整合中提供了机遇。

刘东红则对成都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政策赞誉有加。他告诉记者,成都实施的“蓉漂计划”让成都创新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和城市宜居宜业优势更加凸显。“3年前,我们把公司注册地总部落在了成都,不少员工愿意到成都工作、安家。”刘东红说。

接受记者采访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对成都的大环境普遍看好。首先,成都今年前三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方面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其次,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正在落地实施,行业景气度将得到回升;再次,对企业而言,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加快,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练好“内功”。

按照“成都民营经济25条”,成都首先将支持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发展。通过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制定出台支持创新创业系列措施,对初创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力争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规模以上企业占比超过30%。其次,支持成长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5000家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和500家“隐形冠军”培育库,通过着眼专业化推动企业协作配套,支持企业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圈。第三,支持领军型民企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