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各项年终考核、检查又将如期而至。有的基层单位,年底面临的考核多达数十项,让人应接不暇。有的地方不得不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专项小组,搜肠刮肚、挖空心思收集整理台账资料,其中不乏造假、补拍现象发生。这种掺水、造假的“台账资料”考核,不仅折腾基层干部,分散工作精力,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嫌疑。
考核、检查的初衷是为了检验实绩,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进一步改进作风,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但是,一味强调“台账痕迹”,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比如,天花乱坠的汇报材料背后是瞒天过海还是如实汇报?光鲜亮丽的照片资料后面是“租牛迎检”还是确有其事?汗牛充栋的汇编材料是实事求是还是“搭盆景”搞“装修”?对于这样的迎检方式,上级部门应该多打几个问号,多做一些核实。
照片能代表“来过”,却看不见“缺憾”;“台账资料”能代表“干了”,而不能代表“干好”。收集整理痕迹台账并不难,难的是真正透过台账看见成绩,找出问题。所以说,年底考核的关键还是要走出会议室,走出档案室,双脚多沾沾泥土,双耳多听听民意,双眼多看看现场。
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转变以往以“台账资料”论英雄的“假考核”,多听听百姓和基层干部的心声,多在重点工程现场看进度、查质量。特别是,要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带着重点去考核重点,多看看“死角”,多查查“背面”,切实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为基层诊断问题、为发展寻找思路、为群众排忧解难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集体学习时强调,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中央已经对纠正此类问题提出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切实抓好落实,打破“痕迹台账”桎梏,从思想上、作风上转变“台账资料”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台账资料管理方式,推进痕迹资料管理的网络化、科学化、简约化、无纸化,真正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改革发展最前沿,把力量和资源集中在各项工作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