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需要,赤字应保持一定规模。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防控财政金融风险又是重中之重。为此,财政赤字水平的确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守住或者突破3%“警戒线”,应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近期,关于明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是否要守住或者突破3%“警戒线”,受到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从控制财政金融风险角度出发应守住3%,也有人认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需突破3%。实际上,讨论财政赤字率的合理水平没必要太纠结于3%的问题,不能仅盯住这个标准,应根据宏观经济和防控风险需要来综合考量、确定。
当政府支出超过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赤字规模占GDP的比重,则为赤字率。目前,国际上在防范债务危机时,通常采用的参考标准是欧盟在1992年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3%赤字率、60%的债务率。这个规定有其合理性。但是,合理赤字毕竟受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国情况差异很大,3%只是一个参考值,不是绝对标准,现实中一些国家控制在3%范围内,但突破的也不在少数。
在我国,每到岁末年初,赤字率问题都会受到特别关注。今年这一问题之所以特别“热”,主要由于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选择,赤字率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看点”。
从历年实践上看,我国在确定赤字率时,既考虑了3%“警戒线”,又权衡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2016年、2017年我国赤字率均为3%,2018年赤字率为2.6%,系近年来赤字率首次下调,但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赤字规模与2017年的2.38万亿元持平,仍体现出积极的财政政策。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在此情况下,中央明确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由此,有没有必要提高赤字率,甚至突破3%的水平,以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并扩大政府投资和支出?
明年赤字水平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需要,也要符合防控财政金融风险的要求。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的需要,赤字应保持一定规模。即使维持2018年2.6%的赤字率不变,赤字规模也将随经济总量增长而增长。进一步看,2.6%的赤字率与3%尚有一定距离,为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留下了较大空间,适当扩大赤字的回旋余地较大。
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其中防控财政金融风险又是重中之重。确定赤字率必须充分考虑偿还能力问题,切实防范债务风险。我国近年来严格管理地方政府债务,但一些地方还存在违法违规举债问题,形成隐性债务。尽管我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负债水平,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不可忽视。
为此,财政赤字水平的确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守住或者突破3%“警戒线”,而应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从现实看,为保障减税降费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稳定增长,适当扩大财政赤字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具体水平需要通过科学测算后确定。
此外,在“开源”的同时应该重视“节流”。各级政府应节用裕民,坚持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通过减税降费、适度赤字、有效支出等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组合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栏目话题由今日头条提供大数据分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