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烟台夯实创新根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张行方 李 仁

创新驱动发展

制造业是山东烟台城市发展的根基,做强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是加快烟台制造迈向智造的关键。

烟台在工业领域实施了壮大一批百亿元、千亿元级行业、企业的“双百千”工程,在工业企业推行产品加“芯”、设计借“云”、生产添“智”、管理到“端”、营销上“网”等10种信息化应用模式,全市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在山东烟台中集来福士,12级台风中牢牢“钉”在作业海域钻采可燃冰的“蓝鲸一号”,让“中国造”钻井平台重新赢得全球海工话语权;在万华集团,MDI产能全球最大,是全球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制造商,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ADI制造商。从上世纪的“老三样”(三环锁、北极星钟表、飞轮罐头)风靡全国,到如今的大飞机紧固件、“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万华MDI惊艳全球……折射出烟台制造业规模之变、内涵之变。

从大市向强市跨越

制造业是烟台城市发展的根。烟台制造业提供了全市近五成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六成以上的实际利用外资、九成以上的进出口,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此,烟台围绕做大做强制造业一直在探索实践。“从‘350’工程、‘8515’工程、‘5510’工程、‘双百千’工程到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制造业领域不断优化结构、培强做大。”烟台市经信委主任刘福生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烟台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9.5亿元、利润464.5亿元,收入、利润总量均居山东省首位。

改革添活力,改革增效益。2015年至2017年,烟台在工业领域实施了壮大一批百亿元级、千亿元级行业及企业的“双百千”工程,在工业企业推行产品加“芯”、设计借“云”、生产添“智”、管理到“端”、营销上“网”等10种信息化应用模式,全市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1.25万亿元增加到1.4万亿元,实现利润由2012年的974亿元增加到1043亿元,双双跃居山东省第1位。

2017年,烟台市成立了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以提升制造业先进性、知名度和综合影响力为核心目标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行动。烟台市提出,建设行业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融合发展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综合实力强的制造业强市,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形成7个千亿元级主导产业、20个百亿元级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

烟台市出台《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对列入国家战略层面、重要领域的中外合作项目,投资营建的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和产业示范基地连续5年每年给予4000万元至5000万元支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制造业强市奖补资金,形成投入合力。

形成制造业集群效应

一个上汽通用东岳基地在过去15年中带动一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464万辆整车、1329万台动力总成,4658亿元总产值、336亿元实缴税金,带动72家一级供应商在烟台建厂、1000亿元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从事汽车行业人员达20万人。

东岳因大开放而落户烟台。2002年,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上汽通用汽车联合实施对原烟台车身有限公司和原山东大宇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战略重组,组建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汽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一举激活了烟台整车和发动机项目沉寂数年的巨额企业资产,填补了烟台轿车工业的空白。

不仅如此,2001年3月份,浪潮LG烟台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开始研发“浪潮—LG”联合品牌CDMA手机,伊诺特、特博泰克、普莱斯特等大型配套企业相继入驻;2005年7月份,烟台与韩国大宇造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后,相继引进中集来福士、巨涛重工等大型企业,烟台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的框架初步构建……有了“龙头”引领,汽车、造船、手机、电子、车用空调器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烟台成为汽车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分子聚氨酯基础化工材料基地、氨纶生产基地等。

大开放,激活了烟台制造业的集群效应。眼下,烟台工业已形成5个千亿元级、17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57种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居国内行业第一。全国每3瓶葡萄酒就有1瓶产自烟台,黄金产量占全国39%。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烟台开放节奏在加快。“走出去”提速:烟台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外“强筋健骨”,烟台万华以12.63亿欧元并购中东欧最大异氰酸酯生产商宝思德化学公司(BC)96%股权,进军欧洲;冰轮集团进军东南亚,并购马来西亚顿汉布什控股公司,一举获得其全球31家控股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引进来”在提速:今年,烟台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招双引”工作的意见》,到2022年,引进总投资过1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500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项目300个,新引进各类人才17万人。

制造向“智造”转变

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是“根基”。因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蓝鲸一号”钻井平台颇受关注。“我们用1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了跻身全球海工行业第一梯队的关键能力。”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CEO兼总裁王建中说,中集来福士从一个“来图加工、来料加工”的建造商成长为高端海工装备EPC总包服务商,拥有从设计到全球供应链管理再到建造并调试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欧美国家完成这一过程用了40年。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做强核心技术和关键产业,是加快烟台制造迈向智造的关键。东方海洋自主研发并申请全球专利的第六代HIV诊断试剂测验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荣昌生物工程公司研发的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方法;中惠创智无线供电公司独有的磁共振耦合和三维无线供电等核心技术,开创了三维无线供电的世界先河;绿叶集团5种新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烟台以项目促进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财政科技资金76亿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1000余项,带动企业研发投入717亿元,攻克了一大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紧紧跟随改革开放40年来的脚步,烟台市制造业一路稳健走来,一个先进制造业的高地正在隆起。眼下,烟台上下正加压奋进,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