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及应急避险问题日益引起各方关注。然而,我国应急救援行业起步晚,部分专项救援技术领域缺乏成体系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方面,存在着能力良莠不齐、专业水平差异巨大、建设发展缺乏规范等问题。当前,我国应急救援力量急需拧成“一股绳”
每次重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后,我们都能发现城市中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的身影。在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思索,如何将应急安全做得更好,最大限度地防灾减灾?
应急安全与防灾减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及应急避险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务院专门组建了一个新的部门——应急管理部。这标志着过去散落在各个部门的应急安全相关职能被集中整合到了一起。从政府、社会到产业,我国应急救援力量正拧成“一股绳”。
“大应急”体系初现雏形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而且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全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2/3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种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全国救援、救灾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统筹协调、有序协作的合力。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
在今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应运而生。它整合了包括国家安监总局、原国务院应急办、原武警消防等13个单位的相关职责,是我国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大应急”体系初现雏形。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救援、救灾的热情持续高涨,逐渐成长为社会应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量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现场救援、灾情研判、物资发放、心理抚慰、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展现了社会力量组织灵活和服务多样的优势,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应急工作格局。”深圳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说。
中国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剑涛表示,“从国家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到鼓励和支持民间救援力量的组建;从号召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到支持应急产业创新发展,今年是国家应急事业发展新的转折点。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水平上,我国迎来了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机遇”。
社会救援力量遇到瓶颈
据悉,“2018中国深圳应急产业论坛暨博览会”将于12月27日至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杨河生介绍,由于我国应急事业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在预防和应对多种灾害事故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后,民间救援组织遇到了瓶颈。”石欣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存在着能力良莠不齐、专业水平差异巨大、建设发展缺乏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民间救援组织中尤为突出。
由于缺乏权威的评测标准,无从判断救援组织的能力高低,只能从形象和宣传上得到片面印象。“这也造成民间救援组织之间为自身发展重包装、抢热点、抢宣传,更关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博取眼球,却不重视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和管理规范化。长此以往,既无法取得政府的长期有效支撑,也为社会救援组织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石欣说。
同时,由于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缺失,很多社会救援组织缺乏长效的造血功能,一些队伍依靠队员出钱买装备维持,一些组织不是根据事故灾害的实际需求,而是根据资助方和新闻媒体对热点的兴趣响应,既造成社会应急力量的人才流失,也造成救援现场的资源浪费。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救援组织超过了4000家。这其中,有很多从事款物捐赠、灾后儿童教育、灾后心理干预的组织也自称或被称为救援队。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加大了政府甄别和管理的难度,给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协调调度时带来很大的困惑。
“虽然201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关落地指引和办法,社会救援组织往往处于日常无法获得政府有效扶持、能力上不去,行动时不在政府的应急预案和协调机制里、有力使不上的状态。”石欣说。
11月5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发挥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作用、做好统一管理和调度,与民间救援组织做了深入探讨,就《应急管理部、民政部关于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询了意见,并在社会救援组织分级标准、政府购买服务、救援补偿标准、信息通报制度、指挥体系对接、灾害备案准入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方面听取了建议。
由此可见,国家在加速推动社会力量与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相融合,规范和引导社会救援组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也即将出台。
应急产业有待走向成熟
“应急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事业的力量之源,发展应急产业是推动应急事业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杨河生说。
近期,工信部和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指南(试行)》等多份文件,提出推动我国应急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升级保驾护航,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杨河生也指出,国内不少应急企业面临着市场集中度低等问题,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品牌认知度和技术优势;企业产品销售过度依赖地区网络,难以获得大量市场份额;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创新性;产品出口往往受到各种标准限制。
粤港澳消防安全协会副会长于思洋介绍,改革开放前,全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100家,且大部分是国营企业。2001年至2003年,国家逐步取消了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逐步建立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民营企业开始涉足消防行业,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行业整体规模越来越大,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消防行业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市场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消防企业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只有少数具有技术、品牌优势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强,成长相对较快。但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由于缺乏沟通渠道,很难把握当地情况,导致好产品难进门。”于思洋说。
石欣认为,我国应急救援行业发展起步晚,在部分专项救援技术领域缺乏成体系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山地救援、激流救援、高角度绳索救援、潜水救援、洞穴救援、直升机救援等领域的人员技术和装备规范、现场管理规范等,都没有成体系的行业标准,其中很多领域反而是社会应急力量参与较多。“很多民间救援队纷纷主动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体系,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行业标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