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政策“好戏连台” 落实“春风化雨”
——访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 本报记者 管 斌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山东省委11月2日就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企业家们对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等话题,经济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山东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记者:山东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在其中表现如何?

刘家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在山东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山东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40年,在不同时期,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都是山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探路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活力源。之所以说是重要“推动力”,因为全省民营市场主体已经达到900多万户,是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所以说是重要“探路者”,因为民营企业始终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我省在全国叫得响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等,都蕴含着民营企业的创造力,活跃着民营企业家的身影;之所以说是重要“活力源”,因为民营企业的活力直接反映了市场活力。像临沂大市场,就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

记者:山东民营经济的前景怎么样?

刘家义: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我们说大有可为,一是有基础,主要是产业基础。我省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实体经济实力雄厚。比如化工产业,具有从炼油、化工原料到高分子材料的全产业链。比如,我省地炼行业是世界3大地方炼油基地之一,只要引进战略投资和高端技术,就能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二是有条件,主要是发展空间大。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就是企业创新创造的大空间。国家对民间投资准入领域越放越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三是有能力,主要是各种资源丰富。我省有1亿多人口,每年还有1亿人次的旅游人口,巨大的消费市场本身就是对创新创业的有力拉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都不缺,特别是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这些都是我省发展的优势和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民营经济一定有广阔前景,一定能开创美好明天。

支持民企举措“真金白银”

记者:山东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刘家义:去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15份文件支持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我们逐一对照梳理,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共35条。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真金白银”。

记者: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刘家义:主要包括企业减税降负、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方面。

去年9月份,我们就制定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建立健全融资新机制等。为把企业负担全面降低,去年省里研究了深化改革全面清理规范企业收费,凡是涉及企业的收费全部清理,清理以后符合法律规定、有利于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就留下,凡是与法律不相符的、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收费一律取消。去年仅是取消这些费用,就减轻企业负担480多亿元。

提升政策“执行力”“知晓度”

记者:怎样确保政策落实、打通“最后一公里”?

刘家义:好政策落地见效有两个条件:一是各级都要有政策“执行力”,能在操作上细化实化到位,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隔,这件事我们正在推动;另一个就是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大政策宣传解读,通过各种方式把政策直接传递到企业。评价政策好不好,就看企业家脸上笑不笑、笑得灿烂不灿烂,如果笑得很灿烂,说明政策很好;笑得不怎么样,说明政策一般;没笑脸,说明这个政策就没有用。

各个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是采取有效的考核办法。文件发到企业后,要考核到底落实没落实;二是要问责。如果文件落实得很好,要奖励;如果没落实,要问责;三是要进行督察。通过明察暗访,发现有些措施没落实到位,就要让纪委监督问责,公开曝光,并在考核时减分。

山东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营商环境改善,营商环境好了,对投资的吸引力就大。今年山东的投资项目大幅增长,比如儒商大会上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至两年要落地的投资合同达4800亿元。前段时间,在山东召开的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期间,省外民营企业家又在山东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一至两年能投资落地的投资合同2000多亿元。

记者:《经济日报》是中央党报、经济大报,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展,您对《经济日报》的读者有什么特别要说的?

刘家义:我也是《经济日报》的一名读者,从读者的角度看,这些年,《经济日报》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宪法法律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总结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典型经验,并以典型经验开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经济日报》对山东烟台民营企业发展、临沂商城、粮食滨州等都做了报道,通过总结经验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读者,我期待《经济日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宣介、阐发更深、更透,用广大人民实践的典型事例,进行生动宣传和更好诠释,以此推动深入贯彻落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