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
——论习近平主席亚太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本报评论员

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正视差异,超越分歧,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推动包容发展,才能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顺应把握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大势,明确提出同舟共济应对挑战的五点中国主张,强调“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讲话为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各国推动包容发展、规划共同未来指出了方向路径,赢得与会嘉宾高度认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的主张源自中国的实践。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真抓实干,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聚焦发展、造福人民,立己达人、共谋发展,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创造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奇迹,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发展奇迹告诉世界: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不可能“一刀切”,搞“清一色”。既不能生搬硬套别国经验,更不能将一己之见强加于人。

中国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程亦有力昭示: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只有保持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不断推动相互包容、交流互鉴,才能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亦前所未有。走向合作、开放、互利共赢,摒弃对抗、封闭、零和博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坚持开放导向、发展导向、包容导向、创新导向、规则导向,才能更好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我们要聆听各国人民期盼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心声,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我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协商、共担责任,不搞唯我独尊、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搞以邻为壑、恃强凌弱的强权霸道;我们要拿出更大勇气、作出积极努力、采取务实行动,明确“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的宣示,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是根植于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哲学智慧;包容发展、交融互鉴,是面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光明指引。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将以更负责的精神、更开放包容的胸襟、更高质量的增长,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与世界各国携手创造美好未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