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城煤灰”到“一城青山”
本报记者 亢 舒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徐州,是一座以资源高耗能为主的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有近千家企业,一排排低矮的厂房和破旧的设备,既维持着城市的经济命脉,也留下了“半城煤灰一城土”的生态之痛。40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半城煤灰一城土”的徐州,已通过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实现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转身。

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如今风景如画,位于徐州市内的云龙湖成为众多市民休闲赏景的好去处。云龙湖市民广场景观绿化工程,曾获“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奖”金奖。过去,位于古彭商圈附近的副食品大楼是老徐州人引以为傲的地标性建筑;如今,副食品大楼旧址不远处,总高266米的徐州第一高楼——苏宁广场拔地而起。

城市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徐州需要建立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也就是徐州人所说的“上连天、下穿地,中间架高速”。

2014年4月,徐州市第一条高架快速路——三环东路高架正式通车。2016年12月,徐州市区第一条综合管廊——新淮海西路综合管廊开工建设;2018年6月,历时两年的徐州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竣工,T2航站楼启用运行,观音机场正式进入“双航站楼时代”;2018年8月,全长21.89公里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全线通车。

得益于快速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淮海经济区群众将共享徐州商业繁华,共同促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