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河黄家湾大车桥处有菜叶、饮料瓶;倪家干渠汪家墩四社西岸边堆有柴草……”每次巡河,徐胜德都会仔细填写巡查记录表。
徐胜德是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村监委会主任,去年以来,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河长制义务监督员。“根据监督员的职责,每月至少要巡查辖区梨园河、倪家干渠两次以上,看看有没有乱倒垃圾、乱搭违建、乱排污水等情况发生。”徐胜德说,他会及时向镇河长办反映发现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大家共同参与巡河治河,让家乡的河流更加美丽”。
在临泽县,像徐胜德一样的社会监督员成为各级河长与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中,临泽县探索河湖管护新机制,多层次强化河湖一线监管力量,聘请河长制义务监督员和河道保洁员,定期对镇、村级河长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对村级范围内河渠道的治理和管护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及时发现、收集河渠道保护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线索,反馈到县河长办。目前,全县共聘请河长制义务监督员74名、巡查保洁员40名。
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河长办副主任王勇介绍,甘肃各地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深入开展河道非法采砂、黑臭水体、垃圾清运、非法建筑物拆除等专项整治行动,河道乱倒乱排、乱采乱挖、乱占乱围等现象明显减少。
甘肃分属长江、黄河、内陆河3大流域,涉及嘉陵江、黄河干流等11个水系,是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和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补给区。然而,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及耕地分布不匹配等问题客观存在,守护好现有河湖,用好现有水资源是陇原百姓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
王勇告诉记者,河长制将每条河流、每个湖泊以实名制方式确定为各级河长的“责任田”,随着组织体系全面建立,配套制度全部出台,各级河长开始履职,社会共治局面正在形成,群众好评不断上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甘肃全省区域总河长均由同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已将河长体系延伸至村级,设置总河长、河长2.6万余名。全省各地根据工作实际,先后探索推行了“河长+警长+保洁员+监督员+信息员”的管理模式,聘用4200多名热心人士担任河长制工作社会义务监督员,充分扩展社会化管理外延,真正构建了辖区内所有河流沟道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
刘雪琳是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旧沟村的村级河道巡查员。2017年以来,沿着白沙河旧沟村段巡查一遍,成为刘雪琳每天要做的事情。“不仅要看有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向群众宣传水务法律法规及相关水务政策。”刘雪琳说,那些随手扔在地上的包装袋、塑料瓶很容易被风吹到河道里,巡查时,她会随身带一个网兜,发现河道里有垃圾就随手捡拾起来。
在刘雪琳看来,加强河道环保宣传与清理河道垃圾同样重要,“一方面发动群众参与河道管理,另一方面引导群众爱护环境,不往河道内乱丢垃圾”。
随着河长体系的全面建成,甘肃对在河道非法采砂、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逐步推开。全省各地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和全域无垃圾3年专项治理行动,已从“见河长、见行动”转向“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甘肃各地已关停违法违规采砂场699家,取缔封堵非法排污口215个,关闭砂石料场144家,整治黑臭水体14条,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2.35%,累计清理河道2800多公里,清理河道垃圾120多万吨,疏浚河道6200多公里,拆除非法建筑物8340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