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哥本哈根邮报》总裁汉斯·赫曼森:
让更多丹麦产品成“爆款”
本报记者 周明阳

丹麦《哥本哈根邮报》总裁汉斯·赫曼森在进博会期间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形势下,进博会传递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开放平衡、合作共赢的信号,稳定了企业的信心。对于丹麦企业而言,进博会是其展示产品、增进交流、推进合作的重大机遇,中丹双方在绿色经济、高端制造、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将借进博会平台进一步释放。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从开放的世界经济中获益。”赫曼森说,各国应该转换思维,贸易保护主义是行不通的,国与国之间应该通力合作,研发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多价值。“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丹麦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有超过40个省市和地区开展直接合作。有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在丹麦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丹麦。”

中国加快对外开放并扩大进口,既对境外企业是重大利好,也可以使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受益。“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迅速崛起,很多丹麦的优势产品都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未来他们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品质更优、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赫曼森介绍,丹麦的很多产品为中国消费者所熟知,比如嘉士伯啤酒、丹麦蓝罐曲奇、乐高玩具等,丹麦的农产品、婴儿食品、宠物食品等都有着世界领先的品质,在进博会上这些优势产品得到了全方位展示。

丹麦国土面积虽小,却是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先锋,为全球提供了许多绿色技术和解决方案。此次丹麦国家馆的关键词就是“可持续发展”。赫曼森说,许多丹麦公司在环境问题等方面拥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各领域的公司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本次进博会上展出了电动汽车等产品,中丹两国在气候和能源问题上的合作潜力巨大。

赫曼森曾经在丹麦国家旅游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访过中国。“2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欧洲,每次来都加深了我的印象。”赫曼森表示,亲身来到中国的感受与看报纸和电视完全不一样,来过之后就有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和认同,很多人没来过中国,对中国的认知是片面的,自己每次听到别人谈论中国都会不自觉地想纠正他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赫曼森所在的《哥本哈根邮报》是丹麦主流英文媒体,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合作。9年来,每年1月份《哥本哈根邮报》都与中国驻丹麦使馆合作推出以中国为主题的特刊,增进相互了解。赫曼森说,自己下个月还要去成都,因为将有两只来自成都的大熊猫远赴丹麦,旅居哥本哈根动物园,中丹两国将就共同保护和繁育大熊猫开展为期15年的合作研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