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腿脚不利索,原来只能靠政府救济生活。没想到,有一天咱也能自食其力。”河北廊坊市安次区杨税务乡朱村农民朱文志一边赶着鹅,一边对记者说,“一只成年公鹅能卖七十八十元,一枚鹅蛋能卖四五元,今年又有5000多元收入。”
因患小儿麻痹症,朱文志行走不便,多年来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让朱文志没想到的是,一家人的困窘状况因一群鹅而改变。被确定为贫困户的朱文志,每年能免费领到100只雏鹅,安次区残联还提供雏鹅繁育、防疫、技术培训和成鹅收购一条龙服务。让朱文志受益的,是廊坊市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的“精准帮扶 鹅富千家”工程。
地处京津之间的河北廊坊市,经济相对发达,全市域没有贫困县,但为了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人一户掉队,2017年8月17日,廊坊市共抽调各级干部18474名,组建工作队3358个,走访农户88.79万户,通过县、乡、村层层评议、审核、公示,共排查符合条件的支出型贫困户2304户、6113人。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缺乏劳动能力致贫共2102户。在此基础上,逐户逐人建立了贫困人口电子信息档案,详细记录了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以及具体帮扶措施等各项基本信息,为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让贫困户如期脱贫,廊坊市逐户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量身定制“扶贫菜单”,狠抓健康脱贫、兜底保障脱贫、助残脱贫、教育脱贫、危房改造脱贫、产业就业脱贫“六大行动”。廊坊市把产业帮扶作为脱贫的关键,为贫困户安排就近就业岗位,确保“一户一策”全覆盖。
养鹅、养兔、扎花、风筝加工、核雕……近年来,廊坊各地因地制宜开发扶贫岗位,一批残疾贫困户有了挣钱门路,逐渐摆脱了贫困。由此,廊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在非贫困地区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的真扶贫、真脱贫、脱真贫的有效路子。
截至目前,廊坊市16周岁至65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347名贫困劳动力,已有1339人实现就业。在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818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3户;财政专项资金入股分红1403户,帮扶发展特色种植业142户,帮扶发展特色养殖业235户,帮扶发展特色林果业14户,帮扶发展家庭手工业14户;企业或项目带动发展特色种植业106户;带动发展特色养殖业163户,带动发展家庭手工业22户;其他方式19户。全市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及帮扶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