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安庆大观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微服务”构建“大民生”
本报记者 文 晶 通讯员 陈 慧

群众的民生需求千差万别,政府的民生建设就要千方百计。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便民利民”原则,广泛开展“创优微服务 构建大民生”活动,努力让每个群体、每个人都享有民生建设的获得感。

“微空间”融合推进“一体化”发展

在安庆市大观区已经完成改造的宜园小区里,利用小区内空闲地块建成的“微公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成为小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去处;滨江苑社区、山口乡三塘中心村新建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成为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优良品德的“红色阵地”……

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安庆市大观区从为群众建立“微公园”“微广场”入手,推进人文村居、和谐村居、绿色村居建设。针对城区乡村不同的特点,城区实施“城市双修+海绵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四大工程,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四好农村路”三大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过实施“4+3”战略,“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大观区已改造棚户区 2664套,对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累计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中心村卫生改厕724户,建设雨污分流管网23.5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以上,清理水系8.6万平方米,增绿4.2万平方米,村村通道路保洁率达100%。

“一站式”救助让民生更有温度

“新农合跨省结报,省时间、省体力,真心点赞。”大观区海口镇的汪先生由衷感叹新政策带来的便利。从今年2月份开始,汪先生已累计在天津市住院5次,共花费医疗费用10万余元,通过新农合跨省即时结报系统直接在天津医院进行了即时结报。自2017年8月份实施该项政策以来,该区已陆续与省外510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完成就医数据联网,彻底解决了农民就医结算“来回跑”的难题。

大观区有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5000余人,依靠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救助业务的需要,也无法实现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监管。利用“互联网+”,大观区建起了系列平台——“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供养人员的信息化管理;“一卡通”惠农资金发放系统实现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等救助金“发放到卡”“发放到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信息平台”让社会救助更精准,并已成功接入人社、工商、交管等十几个部门,实现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多部门快速核查。

从“来回跑”到“跑一次”,从“先行垫付”到“直接申请”,大观区从搭建便民服务微平台入手,构建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滴灌式”文化服务送到田间

山村居民想在家门口看演出怎么办?村民农业生产知识缺乏怎么办?这些看似是小问题,体现的却是群众对于更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大观区从群众需求出发,采取“滴灌式”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心。该区德宽路街道综合文化站把电影送进了大观区消防队大院,山口乡百子山村陈屋组村民戴声平在家门口的文化广场就能欣赏专业文艺演出,村里的农家书屋成为村民闲暇时节的“知识粮仓”、留守儿童的“暑期充电站”。

一个场馆、一支公益电影放映队伍、一辆流动演出车、一座农村书屋,让图书馆“动起来”、让资源“活起来”,把科技文化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大观区通过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微平台”,在润物细无声中惠民生、聚民心。今年以来,大观区累计放映公益电影145场、开展体育活动21场、文化活动26场,建成图书馆分馆及流动服务点30余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