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经开区积极争取一流高校的研究院所落户
项目引人才 产业聚“精英”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李长龙

“我们的目标是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控制器,成为行业领域的‘高精尖’代表。”日前,在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会议室内,1988年出生的夏科睿和一位应聘者相谈甚欢。这个已然适应CEO角色的哈工大博士一直在努力为团队争取更多的优质人才。

借力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合肥经开区以项目揽才、产业聚才、事业兴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创新之举刷新了园区原有的人才结构。

一年前,夏科睿拒绝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的“橄榄枝”,投身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刚组建时只有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已有30多人,成员在核心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市场推广等方面各有特长,并且大部分都有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夏科睿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对于成立不到两年的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来说,招才引智是持续性的“进阶需求”。

“2017年成立以来,研究院通过各种渠道,已聚集了260余名高层次研发人才,硕博占比80%。”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经理宋广海告诉记者,“我们正筹划新一季校园招聘,将先后到访十余所985工科类高校,招募优秀人才。希望通过以才引才、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多形式和渠道,建设更完善的人才梯队”。

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是合肥经开区实施招才引智工作的缩影。对于一个曾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来说,自身正处在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渴望不言而喻。

今年以来,合肥经开区发挥合肥的科教资源优势,着力引进一流高校的研究院所,搭建创新平台,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产业聚集“精英”,让人才不仅能够引得来,还能留得住。

合肥经开区开出优厚的条件争取到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天津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中心等落户。“所谓‘产业聚才’,就是借力发力、有的放矢。”合肥经开区人才办主任刘子飞介绍,该区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作,利用清华校友资源,共建驻美国人才工作站,为合肥市和经开区招募高端人才,引进高科技项目。

“人才能否用得好,企业是关键,我们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加快推进资金及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刘子飞说,截至目前,全区企业共设立各类研究机构27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1家,“这些国家级研发机构对于一个传统开发区转型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次人才请进来之后,如何让他们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能更好地施展才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高级副总裁、合肥研究院执行院长于振中的心得是:“靠事业吸引人才,用平台成就人才,以真情留住人才。”研究院给每一个项目团队都配备了导师,围绕技术、市场、财务、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方面对项目进行针对性地帮扶。

近日,合肥经开区正式设立“多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划定从高层次人才到蓝领人才共7个层次的入选范围,在租房(购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补助,购房补贴由20万元增加到30万元。同时,经开区明确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实行“一事一议”,积极帮助解决人才安居和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