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畅
一把油纸伞写满了历史沧桑,经历了“家家都有制伞手,户户都会编伞线”的繁荣,也走过了无人学艺、难以为继的艰难。老祖宗留下的技艺,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它才能有生命力,也才可能“万世常青”
在四川,泸州江阳分水岭古镇,寂寥的雨巷,没有柳如烟,只有青石板铺成的一条老街。街边一栋栋充满着故事的老房子里,一把把油纸伞,静静等待丁香般的姑娘到来。这里是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的生产地。
油纸伞养了分水岭镇人们400年。
康熙年间,一把把散发着香味的伞曾沿着茶马古道销往云南、贵州。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印着毕六福头像的油纸伞远渡重洋,到了英国、法国等地。“毕六福是我的父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第六代传承人。父亲的头像是油纸伞最形象的商标,也是在业界叫得最响亮的名号!”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第七代传承人毕原绅自豪地告诉我。历经洋布伞的冲击,分水岭古镇大部分制伞的人都改了行,现如今掌握正宗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的工匠已为数不多。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技艺不仅不会消失,还会跟上时代的发展代代相传,走进千家万户。”毕原绅说。
传承是责任也是使命
“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泸州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在其鼎盛时期,分水岭伞业匠人超过1000人。
“近些年来,轻巧、存放更方便的洋伞进来了,油纸伞的销量日渐下滑,不少工人选择转行。我父亲被镇里派到武汉学了半年洋伞制作,回来以后带着大家成立了钢骨布伞车间,但是因为缺乏成本管控经验,一把伞做出来比市面上买的还贵。”毕原绅说。
到了90年代末期,分水岭镇仅有几位年长的老师傅还在坚守。随着这些老师傅退休,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传统手艺,制伞的技艺越发像一叶孤舟在风雨中飘摇。
这门传统手艺真的就此衰落了吗?
“要真正留住这把伞,还是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此后,泸州市江阳区开始了油纸伞申遗保护的“三级跳”。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月,泸州市将油纸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分水油纸伞的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获得了认可,毕六福被推举为代表性传承人。
在2009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泸州分水油纸伞以平均每天上百把的速度被一抢而空。濒于失传的油纸伞在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互联网为传统工艺助力
油纸伞制作是一门精细活儿,即便对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的毕原绅而言。
“2008年,我从原单位辞职一心回乡跟随父亲学习油纸伞制作。第一年,父亲带着我上山找上好的楠木、教我辨别最优质的皮纸和质量上乘的桐油,手把手教我制作油纸伞。”毕原绅告诉记者,制作一把伞,须经锯托、穿纹、网边、绘画、印刷、糊纸、扎工、晃油、箍烤等90多道工序,用当地桐子经特殊熬制的熟桐油浸泡,制成的伞可以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
“如今,想起当初学习制伞的日子依然觉得十分珍贵,站在伞厂有着百年历史的院子里,竹竿、彩线,还有浓浓的桐油香,好像真的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想想这门技艺如何才能发扬光大。”辞职回家的毕原绅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推广泸州分水油纸伞,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
毕原绅说,祖辈制伞的经历最让他感动的是,即便在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依然耐得住清贫,绝对不让技艺失传。“2012年,毕六福油纸伞开始在淘宝销售,随着非遗影响力的增加,已经被大众熟知。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保留了原有的制作工艺,再通过创新伞面的样式,设计出新的系列来吸引人们的目光。”毕原绅介绍,借力互联网,毕六福油纸伞现在每年的销售额约500万元,已经成为人们拍照、收藏、送礼的佳品。
今年4月28日,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特色商业街——伞里古街在分水岭古镇正式开街。“伞”是指这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的原产地,“里”是指居住的地方,“伞里”由此而得名。伞里A区主题是三国古韵和分水油纸伞,这里有分水油纸伞活态展览馆,展馆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大伙儿可以现场参观分水油纸伞制作全过程。
目前,分水岭古镇油纸伞产业已有“毕六福”“许氏”“纸竹轩”等生产厂家10余家,年销售油纸伞10万余把,产值达1000余万元,每年吸引外地游客2万余人次前来参观油纸伞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