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际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廊建设取得进展 产业合作时机成熟
经济特区将为中巴经济走廊注入活力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梁 桐

工业和产业合作是中巴经贸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内容,也是巴基斯坦摆脱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强调经济特区建设表现出巴政府希望以更加全面的合作使走廊释放更广泛的红利,也为走廊下一阶段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日前,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尽快竣工将有助于充分释放两国经济潜力,特别是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学习中国的先进经验。伊姆兰·汗表示,要把建设经济特区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通过工业化促进本土企业发展以及增加就业机会。巴基斯坦新政府执政后,已多次明确了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支持态度,此次又专门强调在经济特区建设上下功夫,表现出巴政府希望以更加全面的合作使走廊释放更广泛红利的高度务实态度,也为走廊下一阶段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工业和产业合作是中巴经贸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内容。中巴经贸正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经济合作布局。为推动走廊建设,中巴两国成立了投资和工业合作联合工作组,专司在走廊项下设立工业园区和特殊经济区,足见工业和产业合作历来是中巴经贸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可否认,由于巴国内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前一阶段建设的重点放在能源电力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作为工业和产业合作载体的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建设工作进展相对缓慢。随着走廊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巴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两国开展工业和产业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巴政府下一阶段将着重建设经济特区,将使中巴经济走廊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展。

开展工业和产业合作是巴基斯坦摆脱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当前,巴基斯坦经济面临考验,国内因税收规模低下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同时由于贸易逆差面临较大国际经常项目赤字。本届政府上任后,在扩大税收、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等方面均有所动作,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巴在国际贸易上表现疲软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本国工业化程度太低,陷于“无商品可出口”境地。在工业化程度得不到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任何鼓励出口的政策都将遭遇瓶颈,任何限制进口的政策也将以本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为代价。因此,只有通过高水平的再工业化,巴基斯坦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其经济面貌才能得到有效改善,赤字高企、举债度日的历史才能真正结束。

目前,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推动经济的工业化,并就经济特区建设积极与中方展开合作。比如,开普省制定了省级工业化政策,并且就规划建设的经济特区与中方积极沟通。据悉,位于该省的拉夏卡伊经济特区目前筹建工作进展最快,有望成为走廊框架下首个落地的工业园区。

工业和产业合作是中巴经济走廊对巴释放持久红利的大方向。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并且将提供就业机会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中巴经济走廊释放红利的一个重要维度。伊姆兰·汗表示,中巴经济走廊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此前,在走廊项目中唱主角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短不一,但最终都面临建成交付后运维人员规模远小于建设人员规模的问题,即提供就业机会的持久性不足。

相比之下,工业和产业合作项目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有规模大、持久性强的天然优势。产业园区和经济特区是工业产业的载体,中巴两国联合建设经营的各类企业则是工业和产业合作的主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会随着其经营状况的改善不断增加劳动力雇佣规模,为周边地区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并全方位提高其职业技能,这是走廊持久释放就业红利的根本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