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宝钢到中国宝武:
“钢铁巨人”横空出世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图为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基地外景。 (资料图片)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工程动工典礼在高炉工地举行。( 资料图片)
1985年9月15日,宝钢一号高炉点火仪式隆重举行。 (资料图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位“钢铁巨人”崛起于世界东方。

从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名称变化的背后是企业规模、效益、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从追随者到引领者,行业地位变化的背后隐藏着其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对行业走势及未来市场的深刻洞悉。

东海之滨打下第一根桩

1978年12月2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第二天,宝钢在黄浦江畔打下了第一根桩。

时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石启荣回忆说,在宝钢建设初期,很多国家的专家都质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建成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国内也有不少人抱有疑虑。比如,是坚持自力更生还是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又比如,把钢厂建在长江边会不会地基不稳,甚至“滑到长江里去”?还比如,引进的技术能不能成功消化吸收?外国专家一旦回国,机器会不会开不起来……

资料显示,宝钢是当时我国22个成套引进项目中最大的全套设备引进企业,也是我国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举国家之力投资300亿元建设的特大工程项目。其建设过程并不算顺利,先后经历了抢建、停建、缓建、续建等曲折与反复。

在巨大争议之中,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特别是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支持宝钢引进建设,在关键阶段果断决策,使得宝钢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推进。

更可贵的是,宝钢不仅买回了先进的“硬件”,包括整套现代化先进设备以及世界领先的钢铁工艺技术等,还破天荒地带回了“软件”——一整套现代化企业管理资料。

1985年9月份,宝钢一期工程一次投产成功。按国家统计口径计算,宝钢投产10年后,原始资本增值了1.2倍。宝钢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业绩再度大涨,“已上交一个宝钢,还掉一个宝钢,又新建了一个宝钢”。

只为生产一卷好钢

统计显示,1978年,中国钢产量仅为3178万吨,人均产钢0.03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同期,美国人均产钢0.5吨,日本人均产钢高达1吨。

“在宝钢建设初期,我们对冶金设备、工艺尚知之不多或者一无所知,还没有形成掌握现代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要老老实实地引进。”时任宝钢集团董事长黎明道出了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宝钢的雄心——不仅要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水平,还要肩负起协同促进中国冶金设计、装备制造,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提升的重要使命。

引进技术难,要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更难。

宝钢人都记得易拉罐的故事。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用来装啤酒、饮料的易拉罐还是铝制品,欧洲、日本等国却早已用上了钢制易拉罐。制作这种钢制易拉罐的板材是镀锡板,厚度为0.2毫米,被称为冶金产品中的“特级精品”,其成本在当时就高达每吨7000元,中国每年要为此花费大量的外汇。

1998年,宝钢提出“国产镀锡板制作的罐装啤酒要让大家喝上”。当时,国外专家并不看好中国人的技术能力,扬言没三四年时间不会成功。可宝钢不信邪,他们不声不响地开始了技术攻关,当年5月底就轧出了第一卷合格的镀锡板。从这一刻起,中国人终于用上了自己的钢制易拉罐。

宝钢人更记得取向硅钢的故事。取向硅钢向来有“钢铁皇冠上的明珠”美誉,能否生产取向硅钢被视为一个国家钢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2000年,取向硅钢项目正式立项,宝钢采取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的路径,提出高起点的研发路线图——从高温工艺起步,向低温工艺发展,目标瞄准最高档次的高磁感取向硅钢。2008年5月15日,宝钢成功生产出第一卷合格取向硅钢。

如今,在宝钢建设40周年之际,宝钢研发生产的取向硅钢领域又一高精尖产品——取向电工钢全球首发产品面世,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低噪音电力变压器的发展。

统计显示,从1985年宝钢一期工程投产到2017年中国宝武联合重组第一个完整年,企业累计实现钢产量7.3亿吨、商品钢材6.7亿吨、营业收入4.2万亿元、利润总额2881亿元、利税总额4913亿元。目前,中国宝武汽车板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汽车板制造企业;取向电工钢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产量规模世界第一,约占全球取向电工钢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能满足我国输配电行业的全部需求。

续写一段钢铁历史

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宝钢(集团)公司为主体,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创新推出“集中一贯管理”方法,这也为中国建立现代化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宝钢整合新疆八一钢铁、宁波钢铁,在跨地域整合钢铁资源方面再一次先人一步。

2016年12月1日,由原宝钢集团和原武钢集团联合重组而成的中国宝武在上海揭牌。联合重组让中国宝武以近7000万吨的粗钢产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巨人”。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中国钢铁业在劳动效率、研发效率、财务效率等运营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尚有差距。目前,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到来,中国钢铁业要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陈德荣表示,到2021年,中国宝武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产业资本投资公司,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国际化布局,在相关产业领域拥有若干个营收过千亿元、利润过百亿元的支柱型产业和一批百亿元级营收、十亿元级利润的优秀企业。

“钢铁强国的标志是一定要有强企,这也是中国宝武给自己的定位。”陈德荣说,未来中国宝武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勇担钢铁强国使命,引领示范行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