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邯郸探索摆脱“资源依赖症”
老工业基地如何“发新绿”
本报记者 杜 铭

“今年10月底前,将完成29.4万户清洁取暖工程;到2020年底前,再完成清洁取暖90.1万户,主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100%。”近日,在由邯郸绿色发展研究院与E20环境平台联合主办的“2018(首届)邯郸绿色发展论坛”上,河北省邯郸市市长王立彤表示,到2020年底要将PM2.5浓度控制在63微克/立方米,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邯郸素有“钢城煤都”之称。偏重的产业结构加上环境治理的历史欠账,使得这个地处中原腹地、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的老工业基地曾因为雾霾严重被频频曝光。为了跳出“资源陷阱”,邯郸正拿出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勇气,走上产业结构转型、绿色发展之路。

“通过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全市钢铁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5家减少到17家,退出煤矿13处,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783万吨、炼钢产能1393万吨、煤炭产能578万吨、焦炭产能670万吨。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由2012年的72.9%下降到61.7%。”王立彤表示,邯郸主导产业已由钢铁、煤炭、建材、电力“老四样”,变成了钢铁、装备制造、食品、煤炭、纺织服装“新五强”。

“我们对河北唐山的研究表明,即使所有钢铁、焦化、水泥企业都达标,当地空气质量也无法达标。这是因为当地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排放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红线’。”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裴晓菲指出,京津冀地区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2%,但钢铁、焦炭等重化工企业占比却超过了40%;只有大力调结构、去产能,生态环境才有望彻底改善。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指出,国家环境监管绝不会放松,一定要忍住阵痛,调整产业结构。“一批过去偷排的企业退出了市场,那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重视环保的企业如今赢得了市场。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趋势近两年越发明显。”赵华林说。

2017年,邯郸市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37.68%,超出“大气十条”考核目标7.68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至9月份,邯郸市PM2.5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7%。虽然成效显著,但裴晓菲也指出,去年邯郸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仍不足40%,生态环境治理还有很长路要走。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环境政策专业副主任、博导施涵认为,目前邯郸治理污染“比较容易摘的果实都摘了”,接下来将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60多微克降到30多微克会越来越难,面临着“边际成本递增”,必须加大产业重组力度。“一个武安市就有十多家钢铁企业,基本属于同质化竞争。在德国,一个地区通常只有一家钢铁企业能生存。”施涵说。

治理污染会不会导致经济发展“失速”,“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裴晓菲指出,要将污染防治转化为当地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起来,不仅可以服务邯郸及其他地方,而且相关治理投入也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此外,环保服务业也有非常多的机会,应抓住机遇在环保产业首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施涵举例说,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采取了不同的水价策略,中国香港地区有大陆东江供水和每年三四十亿元的政府补贴,因而水价较低,导致水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新加坡水价与淡化海水一样高,却促使新加坡成为世界水工业创新中心。“正面激励和负面淘汰机制一定要达成平衡,才能处理好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施涵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