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有效率、有质量的投资增长,即使速度比以前低一些,也会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就业增加产生积极效应
“强刺激”只会固化原有经济结构,使新旧动能转换更加困难,损害已有转型成果,与改革目标不吻合
稳投资,是我国经济下半年重要任务之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稳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多地出台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计划,有的规模超过了万亿元,这让投资“强刺激”等观点再次浮出水面。
实际上,稳投资不等于“强刺激”,当前我国经济更看重高质量投资增长,一味依靠基础设施扩张促进投资增长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只要是有效率、有质量的投资增长,即使速度比以前低一些,也会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就业增加产生积极效应,我国经济不会走依靠投资刺激发展的老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有所降低,投资增速也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个位数,部分年度投资增速甚至低于当年GDP增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立峰认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会加剧经济波动,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特别是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稳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稳投资仍是稳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消费和出口不确定性增加,需要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
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看,同样需要有效投资的精准发力。增加有效投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投资补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的效果比较明显。刘立峰认为,补短板是扩大有效投资的目标和方向,扩大有效投资是补短板的实现途径。只有保持稳定的投资增长并精准发力,才能提高补短板效率。
“大水漫灌”“大干快干”“一哄而上”……一度盛行的各种投资冒进行为,至今让不少地方仍心有余悸。对此,刘立峰认为,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就必须把投资增长控制在合理适度范围之内,但当前稳投资已不再是单纯推高投资增速,而是要稳定投资,拉动有效投资。
长期基础设施高强度投入,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基础设施水平和质量较高国家。2017年,我国年度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4万亿元,占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总规模的近3成。刘立峰表示,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投入高峰期已过,边际效应相对较好的项目越来越少,投资需求明显下降,不应该对其未来快速增长抱太大希望。
更重要的是,长期高投入使不少地方政府财力不堪重负,城投债等债务违约现象开始出现,地方债发行出现困难,融资难度和成本加大。刘立峰认为,如果算上隐性债务,绝大多数省份债务融资空间已经不大。在庞大的债务规模和还本付息压力下,一些地方提出的投资计划有些不切实际。
实际上,所谓的投资“强刺激”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冲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即摆脱以往经济周期下行时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摆脱对“铁公基”等基础设施的过度依赖,逐步去除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的过剩产能,同时将投资的重点转向教育、科技、信息的投入上面来。
“强刺激”只会固化原有经济结构,使新旧动能转换更加困难,损害已有转型成果,与改革目标不吻合。
刘立峰认为,应摒弃“投资强刺激”老路子,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调整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切实扩大有效投资。首先,要把稳投资与“补短板”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经济与社会薄弱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比如,要加快川藏铁路等工程建设,推动中西部基础设施上新台阶;加快城际铁路和城轨交通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加大幼儿园、养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等。其次,要营造有利于社会投资的发展环境,逐步恢复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加强企业家财产保护,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再次,要加大投资领域的改革力度。把改革重点放在调整利益关系、完善权责分工等方面,比如探索地方债发行制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间的投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赋予基层乡镇政府一定的土地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有效促进投资活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