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孝亲是重阳节传承已久的习俗,是重阳节的题中之义
如今,重阳节通常以敬老节的形式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习俗有何来历?它在整个重阳节习俗中占有怎样的位置呢?
考察重阳节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可知,敬老求寿自古以来就是重阳节核心的习俗之一。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说,“九月九日可采菊花”,这是关于重阳节的最早文字记载。另有文献记载,汉末已有朝廷九月九日赐宴于公卿近臣的做法,说明此时九月九日已是较为显著的节日。
其实,重阳节的来历与文化内涵更多地在于我国古人的数字观念,在于对“九九”相重的文化认知。按古人阴阳观念,奇数为阳数,九九相重,故为重阳,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三、五、七、九”这些阳数为灾厄之数,因为人间灾厄是上天降予的,天为阳,天降灾祸就降于阳数之时。“九”为阳数之极,九九相重,就更是灾厄数字之最,令人恐惧,认为此日易生灾祸,必须采取若干方式避祸消灾,这些方式就成为节日习俗,于是重阳节就产生了。这跟“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形成的道理是一致的。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详。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是对重阳节源于辟邪的明确表述。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都可以用辟邪来解释。食用菊花酒、插茱萸皆可祓除不详、辟除恶气。登高可以避祸,因为高处是神仙所居,可以给人们以护佑;吃五色重阳糕可以辟邪,因为五色彩纹为邪祟所畏惧。
辟邪防祸的另一面就是趋吉求祥。时逢九月九,人们在避祸的同时,也自然采取一定方式求吉。避祸与求吉是一致的、相通的。“九”在术数观念里虽为灾厄之数,但按谐音民俗,“九”又与“久”谐音,是吉利之数。所以,民间也从求吉的角度,将“九九”理解为“久久”,这种从吉利谐音角度做的解释恰恰可以解除对“九”为不吉利数的忌惮。有意思的是,同一时代就同时存在这两种解释。曹丕在《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曹丕这段话,完全是从求吉角度对重阳节习俗加以解释。“九九”就成了吉利数,有“宜于长久”的吉利意义,而且菊花不是被解释为辟邪,而是可以“辅体延年”,有助于长寿。他送钟繇菊花一束,可以表达祝福老者长寿的意愿。从曹丕书信,可以看到当时重阳节的另一种重要习俗:求寿敬老。经查,钟繇生于151年,曹丕生于187年,钟繇长曹丕36岁。曹丕送钟繇菊花显示出三国时期重阳节的敬老求寿习俗。因为重阳节就是形成于东汉时期,与钟繇曹丕所处的汉末三国时期接近,可以说敬老求寿是重阳节形成初期就有的重要习俗,是与辟邪防祸习俗并行不悖的。
后世,随着巫术术数观念的淡化,“九九”为灾厄之数的观念也逐渐消失,而“九九”表示“长久长寿”意义的吉利数字的观念逐渐增强。敬老祈寿习俗逐渐强化乃至成为最显著的主题,近年来重阳节基本成为敬老节。
自古以来,敬老求寿就是重阳节的题中之义。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秋季敬老也是我国传承久远的习俗。据《礼记·月令》,周代朝廷在仲秋时节赠予坐几、手杖和糜粥。据《后汉书·礼仪志》,汉代县府在仲秋八月送给70岁以上的老人以鸠杖、糜粥。东汉重阳节兴起之后,我国各个时期在九月九日前后都有隆重的敬老活动。
重阳节传承到后世,除了敬老求寿的主题,也有丰富多彩的其他习俗:登高秋游、赏用菊花、配饰茱萸、吃重阳糕、射箭狩猎、放风筝等。各地还有许多特色习俗,如山西、河北、四川的一些地方在重阳节礼敬老师,陕西黄陵县祭祀轩辕黄帝,湖南株洲祭祀神农炎帝,浙江德清县则在重阳节举办祭奠“忠勇之神”樊哙的盛大庙会“舞阳侯会”。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则传说重阳节是妈祖升天成仙的日子,祭拜妈祖。
当今社会,敬老孝亲仍是传统美德。重阳时节,各级政府举办系列敬老尊老活动,在全社会宣扬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倡导、支持、繁荣各种重阳习俗活动,将重阳节重建为名副其实的我国六大传统节日之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