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开增发缘何“重出江湖”
本报记者 周 琳

10月9日晚间,上市公司拓斯达披露了募资总额不超过8亿元的公开增发预案,已经被市场遗忘4年的“公开增发”这一再融资品种由此重现市场。

所谓公开增发,也叫增发新股。是指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一种再融资工具。发行对象没有数量限制,以现金认购。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配股、公司债、可转债、优先股、ABS(资产证券化)等一样均属于再融资工具。但在过去几年间,与其他再融资品种特别是定向增发相比,公开增发被上市公司选择性遗忘了。

A股上市公司上一次进行公开增发,要追溯到2014年5月6日进行公开增发的沧州大化,那也是当年唯一一次公开增发。之后的4年多时间里,公开增发几乎绝迹。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间,上市公司累计公开增发12单,发行总股数超过17亿股。

红塔证券副总裁沈春晖认为,与定向增发相比,公开增发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融资规模不受限制。二是除受短线交易限制(6个月)的股东之外,其他认购者没有锁定期限制。劣势有三方面,一是公开增发采用市价发行,一旦市场整体不乐观,则发行风险较大。公开增发要求发行价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均价,属于市价发行。在市价发行机制下,一般投资者还是会要求发行价格相对于市价有一个折扣,否则理论上投资者参与增发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在这样的定价机制下,要成功实施公开增发并不容易。二是发行条件要求高、限制多。除满足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外,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开增发还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等条件,而且公开增发是包销,发行风险集中于主承销商,而定向增发一般不需要承销,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三是公开增发募集资金投向限制不少,资金必须用于具体项目,不能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正是由于发行条件要求高、审核难度大,且面临较大“破发”风险,公开增发成为市场上的罕见品种。

为何近期公开增发又“重出江湖”?这与定向增发方式受到更严监管不无关系。2017年初,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等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该定增新规的核心是对定向增发的额度和频率进行约束,也就是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和18个月的间隔期。2017年5月底,《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及相应配套文件,也就是“减持新规”发布,延长了投资者通过定向增发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增发融资规模不受限制等优势开始突显。

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马韬认为,近期部分上市公司重拾公开增发这种再融资方案,体现了A股逐渐向国际惯例转轨的趋势。相比定向增发,公开增发的价格与其在股市本来的价格更为接近,过程更加透明,风险承担均衡,消除了“一级半”市场潜在的制度套利空间,隐含了融资方改善经营、做大市值的隐性承诺,是国际市场更为主流的再融资方式。预计在A股国际化的过程中,公开增发案例将继续增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