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年正是读书时
□ 尹 晶

少年正是读书时,此时的读书,读的是眼界,是爱好,是习惯,是欣赏,是思想。我不想让孩子早早认为读书是目的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中秋,携子游京西圣莲山有感,填了一首词。归途中,我念念有词,儿子在一旁问:“我什么时候也能自己作诗填词呢?”

我一笑,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自然而然。不急不急!”

儿子又问:“是不是必须读诗词类的书才能作出自己的诗词?”

是啊!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像老师一样批改作文;我要读多少书才能称得上饱读诗书;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小时候读书,常常觉得此书甚是无趣,那书非常无聊。也许就是在这无趣无聊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思维体系,品尝出了书中深意。也许就是在这有趣无聊的辨别中有了自己的喜好,隐隐埋下理想的方向。

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中,记载着东坡先生的这样一个小故事:东坡先生已然成名,所到之处受人敬仰,总有人问:您少年时是如何读书才得有如此才华?东坡先生打趣说:我也不知,大概是前世就读过些书,今世又读,一读便懂,再读便通!

儿子看了这个故事说:“苏轼少年时就爱读书,还很谦虚,说也许是自己前世所读。”我说:“是的,少年时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精力最充沛、生活最单一的时候。心无旁骛做一件事,必定事半功倍。可是,再往后看,东坡先生用了‘一读就懂’,是他读书用心;‘再读便通’是说他如此大才的人也是需要反复阅读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用心读书,反复琢磨,何患无才呀!读书说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家有小儿,也常常和同龄家长有些交流。交流内容最多的就是补习班、课外班、升学、加分项目之类的话题。每每交谈,都让家长们万分纠结。我也不能免俗,既怕孩子落后,又怕时间紧张——孩子已无其他阅读和做自己爱好之事的时间。早在儿子二三年级时我就几经纠结,没有加入补习班的洪流。一是因为儿子喜好音乐,身负两种乐器的练习;二是,我不想让他早早加入刷题争分、凡事唯分数论的行列。我不会特立独行,只是想晚一点加入而已。

前不久朋友的孩子进入某重点中学的初一直升班,所谓直升班就是可直接升入高中无需中考。这是好事,朋友开心,我也在心里羡慕了好久,仿佛看到北大清华已在向他们频频挥手。开学后听朋友说,校内学习氛围紧张,学校没有美术、音乐、手工等课程,因为无需中考,连体育都减少为一周两次。学校需要升学率,孩子需要高分,双赢的局面,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少年正是读书时,此时的读书,读的是眼界,是爱好,是习惯,是欣赏,是思想。我不想让孩子早早认为读书是目的。我想让孩子站在书本上看世界,不想让书本遮住了他的眼睛。

少年正是读书时,可读书并非只是少年的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