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走上了独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从封闭、落后、贫穷走向了开放、时尚、富裕。5.6亿农业人口陆续进入城市,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城市化过程。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由农业转化为非农产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人均GDP从156美元增长到8600美元。但与此同时,现有城市人口中新人老人之比大于2∶1,巨量人口正面临从农民向市民的素质转变,迫切需要“城市启蒙”。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其中有两条涉及城市启蒙。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求城市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家园,全球化世界的特色城区,创造性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人口素质提高和城市家园建设,本质上是一个“人城互动”的过程。人的素质受文化环境制约、影响和决定,人又会改造、发展和完善文化环境。两者双向互动依存发展。城市应当为“人城互动”提供条件,改变人对城市的疏远、抵触和对立,及城市对人的冷漠、支配和异化,进而使人成为城市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使城市成为人的生活依靠和精神家园,在“人城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
城市文化总要以符号形式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其中凝聚着城市记忆,传承着城市文脉,体现着城市精神,记载着城市体验,成为“人城互动”的文化资源。比如一个个城区,一条条街巷,一处处名胜、一所所老宅,无不默默诉说着不可重复的故事,见证着城市与人的沧海桑田。
在城市符号中,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前者属于空间符号,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陈列馆、公园和古代建筑。后者属于时间符号,如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时装节、博览会、运动会等多样化活动。此外,产业遗存也在成为城市特色的历史符号,如废弃厂房、火车站、蒸汽机车、有轨电车、巨型桥梁。
“人城互动”的特色化存在,还体现为个性鲜明、活力四射的特色化新城区,凝聚着特定城市的文化脉络、个性化景观和生活状态的多样性,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可靠保障。比如,当代城市正在改变传统CBD即中央商务区的单一功能,将之与特色追求、“人城互动”结合起来,创建了多样化综合性RBD即“休闲商务区”。比如横滨港未来、东京六本木、上海新天地、新加坡克拉码头、波士顿昆西市场和多伦多CN塔聚落等,其理念深入人心,已经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值得特别关注。
(作者系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