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自2011年起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的受理量更是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四方受理量的总和。单看这些数字,很容易得出“中国科技实力世界居首”“中国已成知识产权强国”的判断。但事实上,不少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混杂其中,攀升的专利数量正在脱离我国创新的真实情况。
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人们专利意识的增强,我国专利数量相应攀升,这是趋势,更是好事,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不管是否真的需要,都想尽办法拼专利、凑专利的做法搅乱了市场。这种凑数的专利往往缺少技术含金量,是“无用”的专利。有的企业负责人甚至直言,自家企业95%以上的专利就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产业化。
那么,既然“无用”,为何又如此热衷于研究和申报专利呢?原因就在于“数字冲动”,致使“非市场”因素成为申请专利的主要动机。面对各种排名带来的压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名目繁多的财政资助专利申请政策,提出增加专利数量的种种“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时都有专利数量的明确要求,为了申请成功、拿到相应的政府补贴,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写手”代写及购买专利;科研人员也有“数字冲动”,毕竟我国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是将专利申报与职称挂钩的,拥有专利具有加分作用。
“数字冲动”下产生的专利质量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却很少有人在意。反正,地方政府通过“数字成绩”抬高了创新能力,企业借助专利数量吸引了更多投资,某些个人凭着“创新”暴增收获了职称职位。貌似皆大欢喜,却在更深层次埋下隐患,导致创新价值观被扭曲、创新秩序被扰乱,浪费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金,挫伤了真正埋头苦干的创新者的积极性。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虚假繁荣还会影响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拖累我国创新脚步,降低全社会的创新质量和国际竞争能力。
设置专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创新的可持续。为了避免出现上述贻误发展时机的严重后果,还是要趁早回归专利制度的“初心”。首先,转变政策导向。不再简单地按照专利数量对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进行考核排名,应强化专利转化率与专利数量考核并重;制止地方不当补贴,直至取消专利申请费用的财政资助,让单位和个人不能从申请专利本身获利,消除为套取补贴而申请专利的动机。其次,完善评价体系。引入能够更合理体现地区、企业或个人创新能力的新标准,通过更合理的方式鼓励创新。再次,培育创新环境。加大专利侵权打击力度,针对专利造假行为出台惩罚举措,限制涉事企业获取创新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优质专利。
事实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强调从创造源头、申请代理、审查确权等各个环节严把专利质量关,促进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也明确提出,对专利代理等新兴产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强国就应该实打实,不含任何水分。唯有如此,才能将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