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吧,一起为丰收节嗨歌
□ 瞿长福

这是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向我们盛装走来。她从大东北辽阔的黑土地走来,带着玉米大豆的深厚金色;她从南海边广袤的胶林果丛中走来,带着海洋的宽厚和丛林的挺拔;她从大西北绽放的棉田里走来,带着广阔农场的奔放与醇厚;她从芬芳的中原大地走来,带着肥沃土地上庄稼人的豪迈与热情。这是全国人民的节日,更是全国农民的节日。这一天,属于亿万中国农民。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我们一起为你高歌。

这是古老而年轻的岁月之歌。从远古人类步出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农耕脚印开始逐渐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追求劳而有余、春种秋获就成为耕作农业的不变追求;沿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法则,刀耕火种与马拉牛犁尽管缓慢地书写着传统农业的勤奋与艰辛,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一刻也没有因为耕作的沉重而停止。

而当机器之轮不断驶过阡陌纵横的田野,大量“新农民”不断更换“老农民”手中的种子和镰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丰收两个字,依然是深深镌刻在土地上永不褪色的岁月写照。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在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旋律中,把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祈愿与幸福,以传统民俗节日的形式,赋予“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丰富内涵,深刻地镶嵌在新时代的坐标中。

这是传承与进步的文明之歌。祈祷丰收、追求丰收、享受丰收,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共同喜悦。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前,我国很多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乃至家族村落在秋收之后的老少咸聚、把酒言欢、载歌载舞,无不寄托着人们对劳动的赞美、对收获的祝福。而设立共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节令的形式,同声唱响各族人民的丰收之歌,不仅展示出传统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编织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交相融的宏大经纬。

这一刻,人们以节相逢相聚,释放情感、传承文化、感受乡愁,点燃对那座山、那条河、那片土、那些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崭新画面。有了这种传承与进步,就有了陕西杨凌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起始地出发,如今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了这种传承与进步,就有了浙江安吉余村从10多年前的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的“穷山恶水”景象,依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实现乡村富裕与生态保护共生共赢。

这是奋斗与振兴的精神之歌。春种秋收、春华秋实,金色秋天描绘的是硕果满园;重农固本、本固国强,彰显了东方大国的“三农”情怀。中国农民丰收节,恰是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与广大农民奋发进取积极有为精神的生动象征。我们看到,这些年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能力连续5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我们看到,这些年农村改革、绿色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治理持续累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社会保持长期稳定。这一切,体现了广大农民的伟大奋斗精神,展现了伟大祖国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成绩来之不易,丰收来之不易,同样,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之不易。如果说,“三农”政策令人鼓舞,“三农”成就令人兴奋,那么,摆在“三农”面前的繁重任务和艰难困苦依然“道阻且长”,还需要我们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持之以恒地补齐我国现代化的最大“短板”,持之以恒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尤其须牢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丰收节嗨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