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释放改革红利须打通“最后一公里”
林子文

突破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改革红利平等惠及万千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这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越是在这样的关头,越应该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使改革红利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以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合力

最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电价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加价,打通降低电价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要实现“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为实现这一承诺,有关部门已先后分四批出台了10项降价措施。不过,当前有些地方转供电主体给终端一般工商业的电价仍然较高,有些地方高达每千瓦时1.2元-1.3元,甚至更高;有些地方仍存在两家商户一墙之隔,一户电价0.7元/千瓦时,另一户超过1元钱的“怪事”。相关乱象说明,这项旨在帮助实体经济降低用能成本的改革举措,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遭遇梗阻,改革红利无法平等惠及各市场主体。

突破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使改革红利平等惠及万千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这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是,许多领域的改革也存在政策措施“落地难”、改革举措“空转”问题,导致改革“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例如,在深化简政放权的改革中,各地纷纷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但不少企业和群众仍然感到,门好进、脸好看了,事情仍然难办,跑腿多、办事慢、“踢皮球”等现象依然存在;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以后,兴办企业的资金和场地门槛降低了,但“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最后一公里”遭遇梗阻的外在表现。其背后,既有错综复杂的既得利益固化因素,也有思想陈旧、观念固化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最后一公里”恰恰是改革者历尽千辛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段路程,也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改革决心、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最大考验。如果不能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改革就无法给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受损。

当前,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越是在这样的关头,越应该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使改革红利得到最大程度释放,以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让个别既得利益集团成为改革政策落地的“拦路虎”。利益固化藩篱是改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现实难题,也是横亘在改革路上的险滩障碍。突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藩篱,关键要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从体制机制上铲除寻租思维产生的制度基础,破除特殊利益滋生的土壤,为畅通“最后一公里”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本着壮士断腕的气魄和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改革举措落地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的深化,有些官员由于思想观念守旧落后或思维惯性,思想更新跟不上改革的新形势,也可能对改革举措的落地形成掣肘。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条条框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寻找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办法,找到化解阻碍改革举措落地的有效办法。

此外,还要加强改革督查,把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改革举措成败的“硬指标”,倒逼各级官员集中力量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不懈怠、不懒政,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在基层落到实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