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万亿元,相比7月份的1.0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环比回升。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社会融资增量环比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表外融资收缩放缓。8月份表外融资减少2674亿元,环比少减2212亿元,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7月20日,资管新规细则落地,监管边际放松,银行处理非标资产的迫切性下降,非标资产回表进程延缓。二是债券融资好转。8月份企业债券融资增加3376亿元,环比多增917亿。这主要得益于央行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灵活性,维护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诸多举措对信用债市场信心的重建。
但是,在看到社会融资增量环比上升之“美”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融资结构并未明显改善的不足。
首先,尽管8月份企业贷款新增6127亿元,强于社会预期,但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回落,增量主要来自票据融资。8月份,票据融资新增4099亿元,创近年来新高。
其次,高评级与中低评级企业信用债月度净融资规模依然分化。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中低评级(AA及以下)企业债券融资依然为负,发行融资主要靠高评级(AA+及以上)支撑。
无论是依靠票据融资冲量,还是信用分化,都意味着当前市场资金供给方依旧谨慎。从银行角度来看,票据融资期限较短,风险比较容易控制,而且加权风险资产计提比例相对较低。在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融资收紧,资金比较宽裕的情况下,银行仍偏好票据,显现出当前银行对风险的厌恶。信用分化则表现为资金“嫌贫爱富”,因为高评级债券融资主体主要集中在政策性银行、地方政府和优秀民营企业,违约风险很低。
银行等资金供给方风险偏好降低与上半年信用事件持续发酵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去杠杆环境下实体经济增速趋缓,以及中美经贸摩擦这个最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预期改变,阻碍了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抬升。因此,尽管央行在边际上放松了货币政策,但银行仍然小心谨慎,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金利率与回购利率不时“倒挂”。
分析认为,现阶段不应仅仅依靠货币解决问题。为此,需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比如企业呼声较高的税费问题,以改善企业现金流,缓解银行放贷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