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德清并不算最富裕的,也不是名气最大的,但德清的发展变化一点也不逊色,甚至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前头。德清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调研中,我们得到了清晰的答案:德清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硬逻辑。
德清改革的逻辑,首先是敢“啃”硬骨头。改革说一千道一万,首先需要的是行动,不行动、不敢干,再美的图画也只是纸上谈兵。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等靠要”没有出路,德清由此成为乡镇企业最先起步的地方之一。改革开放40年,能闯的难关大都过了、能啃的硬骨头也都“啃”了,这个时候,不敢硬碰硬,遇到困难绕着走,肯定涉不了深水、过不了险滩。所以,德清人依然是撸起袖子、真刀真枪,改革路上不停步。
既要敢干,还要能干。改革针对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难题难关、各种难解的“疙瘩”“扣子”,要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钥匙,蛮干瞎干不行,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眼光与头脑。就是说,既要有敢干事的勇气,还要有干成事的能力。在这方面,德清实实在在地做了探索。能干事,靠的是能干的干部带领群众努力奋进。因此这些年德清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提拔使用了一大批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尤其是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让敢干事、能干事成为一种风尚,这才有了德清改革创新蔚然成风的精神气质。
除了能干,更要会干。改革需要探索,需要直面问题,需要破解难题,因此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是决定改革成功的关键。从这点上来理解,会干是敢干与能干的前提。德清的会干体现在各方面,但核心在于“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中央的改革创新精神与要求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牢牢把握改革方向,无论哪一领域的改革试点,绝不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改革主观能动性,结合德清实际特点,探索出许多能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德清的实践很有说服力。改革的路很长,改革的任务很重,改革的难题还很多,但改革的逻辑始终如一、光照前程。只要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坚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既有敢干肯干的决心,更有能干会干的实力,就没有攻克不了的艰难险阻。德清的逻辑,改革的逻辑,力量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