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陲小村更宜居
——记西藏自治区小康示范村建设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静 袁 勇

“过去我一直在边境牧场上放牧,帐篷中间放一个烧羊粪的炉子,喝茶的时候茶碗只能放在地上,现在却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一平方米个人只负担350元。好日子像是做梦一样。我永远也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西藏札达县托林镇托林社区75岁的次仁南嘉前年和乡亲们一起搬进新居,180平方米的新房窗明几亮,小猫在崭新的坐毯上打着瞌睡。

“我们村通了水,通了电,通了网,靠着国家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好,这十年就出了19个大学生!”西藏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20岁的措吉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边防管理专业读书,她说,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要和父亲一样,当好新一代的守边人。

两个边境小村红红火火的新日子,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写照。40年来,西藏全区生产总值由6.65亿元增长到1310.63亿元,年均增速高于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2.4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23.32亿元,年均增速14.74%,居民平均寿命从51岁提高到68.17岁。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说得颇为动情:“国家的安宁、边疆的巩固、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是西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主线,西藏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力支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思想,也指引着西藏未来的发展。”

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在西藏,628个边境村正通过小康示范村建设“旧貌换新颜”。边境村的村民们也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成为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和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村庄面貌日日新

边境村的村民们,提起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个个竖起大拇指,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让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53岁的觉阿拉姆和丈夫最为感慨的是家里的房子:“我们之前一直住木房子,家里只有两间屋。2012年,国家出资4.6万元,我家住上了砖木结构的安居房,去年又搬到边境小康村建起的125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有独立卫生间,还有30平方米的暖廊和80平方米的院子。哪里能想到,我们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让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57岁的旺扎念念不忘的是村里的树。“我们这里的气候,‘养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但政府出钱在村里种树,不但有班功柳、红柳,还有稀罕的小叶杨和山杏,算上公益林,村里现在种活了9000多棵树!”扎西岗乡党委书记杨爱民告诉记者,绿树成荫、屋舍整齐,村庄的环境在阿里地区也数一数二,“老百姓生活得舒心,外村的姑娘抢着嫁进来”。这个人数最少时仅有3户人家的小村,如今有48户171人在这里生活。

让吉隆县吉隆镇玛嘎村村支部书记多吉索嘉最为满意的是村里这几年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村去年6月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新村有路灯,有硬化路面,有手机网络,有下水道。过去房子后面住牦牛、前面住人,现在都分开了,村里特别干净,还建了一个幼儿园。

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一定扎根边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房屋改造,环境美化,配套设施建设……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小康村建设推进有条不紊,在这背后是一整套改善边境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村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顶层设计”。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去年制定出台了建设规划,总投资301亿元,主要围绕“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等“十项提升工程”,到2020年将边境地区行政村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幸福、文明小康村。

特色产业助脱贫

海拔4360米的亚东县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场之一,这里的帕里牦牛是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饲养基地里,100多头膘肥体壮的牦牛正在静待出栏。“我们刚刚通过冷链运输在浙江杭州的超市试销了150头牦牛,大受欢迎。”西藏帕里牦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视频,柜台前人头攒动。“过去帕里牦牛都是牧民散养,现在公司通过群众自愿将自家的牲畜作价投资分红,草场统一管理,吸引了648户农民参与。科学饲养提升了牦牛的品质,比如现在冬天牦牛就可以集中进行补饲,解决了掉膘问题,而且我们也在生产红酸汤牦牛罐头、卤牦牛肉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帕里镇一社区的格桑把自家的30多头牦牛入了股,自己成了基地的饲养员,除了分红,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工资,一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而在冈仁波齐脚下的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村民们穿着统一的制服为游客提供人员运输和行李搬运服务。黄色马甲代表牦牛驮队,蓝色马甲是牵马人,红色马甲代表背夫。年轻的丹增多吉正用简单的英语和外国游客交流。丹增多吉说,“去年我一个人就从旅游服务中心拿到了2.8万元分红。”岗莎村党支部书记久美多吉介绍,旅游服务中心覆盖了全村322户1105人,2017年收入997万元,“我们在服务人员分配上以贫困户优先,服务中心的管理费里也有20%用于帮扶贫困户。截至目前,村里有228人通过参加服务中心脱贫,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如今,西藏共有49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运营模式较好的边境小康村成为产业发展示范。现代化的产业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状况,也为边境小康村带来了勃勃生机。“立足实际,着眼兴边富民,发展产业积蓄内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让边境老百姓不但能‘住得下’,还要‘住得好’的关键。”齐扎拉说。

转移就业出路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人的因素,通过“造血”为人才助力,也是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发力的方向。

职业培训为转移就业创造了新出路。玛嘎村的拉巴去年刚刚脱贫,她颇为骄傲:“国家去年出钱送我儿子到日喀则去学开车,还教他开挖掘机。如今他在镇上跑运输,自己有了本事,工作就找上门来。”多吉索嘉告诉记者:“吉隆去年扩大开放成为国际性口岸。我们判断运输业将来发展前景不错,口岸建设也会有大量配套工程兴建。村里有贫困户9户27人,我们就申请免费培训名额送适龄劳动力去学开车和使用工程设备。”

引进的“外脑”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在亚东县三岗曲冬浦鲑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繁育基地,德珍守着一池亚东鲑鱼育苗,“喂鱼要坐下来喂,沿着池边慢慢移动,不然鱼苗怕人,就不敢吃了。这是上海来的老师教给我们的”。为了发展亚东的鲑鱼养殖产业,上海海洋大学先后派出4名教授、2名高工和4名博士生,到亚东进行鲑鱼人工繁育的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繁育基地负责人拉巴罗布表示:“基地还专门把我派到上海学技术,回来再‘传帮带’,如今我们3个乡已有50多人被教成了鲑鱼养殖人才。”2017年,亚东县已建成1座鲑鱼繁育基地和3座养殖基地,每年平均可孵化育苗2000万尾,三年后年均可销售商品鱼100万斤。

及时到位的金融支持也为村民致富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山南市,到去年年底共创建3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为边境群众共办理10028笔现金业务,金额达940万元。截至今年4月,山南市4个边境县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21998万元,累计带动当地3650名贫困户脱贫。在日喀则,以边境农牧区“钻金银铜”四卡和建档贫困户“精准扶贫贷款证”为载体,边境村民获得了信贷“绿色通道”,边境小村亚东县堆纳乡古汝村的48户村民获得了484万元贷款,信贷资金重点支持边境小康村种植养殖大户、扶贫龙头企业等的发展。

“朋友们欢聚在草地,歌舞多么欢畅,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领导……”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悠扬的藏族民歌在边境传唱,而时代则赋予它新的内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