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体制改革是整体改革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许多科技和创新指标已经显现出整体上的数量优势,部分领域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总结科技体制改革40年来的成就与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继往开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把握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脉络
我认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40年的历程可以大致上分成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前后的科技体系恢复与重建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科技事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科研事业逐步迎来了复苏。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5年到2000年的“向经济进军”阶段。“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的提出就始于这一时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先后进行了多次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思路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在保障一部分基础研究力量的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走向社会和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一轮改革中,“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第三个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2011年前后的“重塑”科技创新体系的阶段。这一阶段首次提出了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后,相关规划纲要和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以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化与强化”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确定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方案和路线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40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与探索历程,为我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未来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总结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
我国从改革开放前科技实力整体落后的状态,发展到今天成为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7位的科技大国,这与坚持正确的科技体制改革方向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能否在科技领域敢于投入、敢于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关键要看国家是否将科技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从“科技是生产力”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显示了我国历任领导人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没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就不可能有得力的改革措施。其次,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保障科技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回顾40年来的改革,每一个阶段的改革方向都与当时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都是在时代背景下做出的战略选择。再次,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充分发挥各地区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积极主动性。其中,快速发展的高新区就是体现探索精神的典型代表。高新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创新环境建设的先行者,在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绩斐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创新能力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一是统筹协调科技创新各环节,加强政策之间的一致性。科技创新涉及多个部委的职能,政出多门的问题亟待解决。要加强基础研究、科技计划、体制改革、创新政策与经济发展全局的宏观统筹,并通过对政策一致性和实施效果的评估,促进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注意的是,在财政科技资源配置和项目布局上建议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集众人之智、听取企业意见,更多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选择的作用。
二是处理好产、学、研的角色定位和互动关系。比如,可考虑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定位于基础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加强大科学中心重大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奖励等方式促进大科学设施开放共享;建立和完善公益类研究机构的运行制度,培育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干预,使企业在创新活动决策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是增强科技创新体系的开放性,逐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这一过程中,要继续简化对外投资的政策和程序,逐步打破藩篱、增进交流,积极主动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四是继续改善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加快完善产权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特别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基础上,探索跨省市的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试点,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