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交网络为基层乡村赋能
本报记者 陈 静

8月的一天,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复兴镇茶市村临时停了水,但村民们却并无抱怨,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村干部在村里的微信群里搞了直播,村干部怎么跋山涉水排查故障,怎么一身泥水地下到水塘里检修,预计什么时候能恢复供水一目了然。“加油!”“你们辛苦啦!”村民们的留言暖融融的。

在市民们习惯了浏览朋友圈获得信息、扫码骑共享单车和“扫一扫”付款的同时,社交网络同样在赋能基层乡村。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告诉记者,在腾讯,这条探索之路被起名“为村”。“我们认为缩小数字鸿沟十分重要,数据和连接可以帮助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村”是个什么样的平台?实际上,它是以微信为出发点,在技术上增添了包括村务公开、党政建设、农技咨询、书记信箱、办事指南、法律援助、顺风车和村有好货等10个功能板块70余个子栏目,来帮助农村基层更便利地使用社交网络。在人员配置上,包括生产大户、大学生村官、村干部,也形成了一支兼职的“为村”管理员队伍。郭凯天介绍说,截至今年8月份,全国已有22个省份超过6300个村庄加入“为村”项目,超过221万村民实名认证加入了自己的村庄。

社交网络究竟怎样赋能乡村?在专家们看来,“连接信息、连接情感、连接财富”是最重要的3个方向。“首先就是信息互通。过去村务公开,有什么事就往村委会门口的海报栏里一贴,村民未必能看到,即使看到,传达的信息也有限。但现在智能手机在农村已十分普及,信息交流和互动有了更加有效率的方式。”复旦大学电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邵明说。的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11亿,他们已经跨过了移动互联网这道“门槛”。

四川省邛崃市组织部部长雷鸣对此颇为感慨,“我们在镇、村、社区3个层面一共有308个‘为村’管理员。他们负责把村里的各种信息‘上网’,也及时解决村民们在网上反映的问题,比如村民可以直接通过‘微腐败治理’功能在网上投诉,乡村治理人人参与,我们的信访率也下降了34%”。

“社交网络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在乡村实现情感赋能,特别是帮助外出打工的村民与家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董小英告诉记者。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小能溪村的“为村”管理员向远方对一个电话津津乐道:“我曾经在‘村友圈’里发过一张村里小朋友的照片,结果当天晚上他妈妈就从佛山专门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谢。平时家里只有老人在家,他们用的是老人机,有照片也不会发,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儿子了。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事给我很多启发,其实就是简单地一拍,就把相隔几千里的村民联系在一起了。”

移动互联网甚至有可能为乡村带来新的增收途径,而且不仅通过电商的方式。山东省巨野县舒王庄村的侯芹彦和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今年却回了家,继承起父亲竹编鸟笼的手艺。“过去我爹做的鸟笼就是在县里卖,但现在光我自己,一天赚个100多块钱没问题,多半是通过网上卖出去的,我们还特地设计了一个木盒子来装鸟笼,运到哪里也不会弄坏。”新的生意居然来自网络直播。村里的“为村”管理员张宁宁告诉记者:“开始没有想到有销量,就觉得这是传统工艺,想保留点东西,现在不都流行直播吗,就给大爷做了一场直播,没想到有2万多人观看,我们在直播的时候留下了电话,后来全国各地的客户纷纷来电,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