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金秋九月,来自53个非洲国家和非盟的贵宾齐聚北京,与中国共商中非合作大计,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成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今年迎来18岁“成人礼”。18年间,中国与非洲本着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原则,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谋求共同发展。18年间,中非合作论坛通过北京行动计划、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深化中非合作,推动非洲发展振兴,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内涵新动能。
言必行、行必果。“凡是答应非洲兄弟的事,就会尽心尽力办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在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结出了丰硕成果。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强和夯实“五大支柱”,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短短3年时间,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经贸举措全面落实完毕,为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民生、加快工业化、推进非洲一体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目前已有3000多家中资企业活跃于非洲各国,为推动中非互利合作、促进当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9月3日宣布,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非还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对非合作,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注重非洲的能力建设,改善其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支持非洲产业发展进程,以实际行动帮助非洲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工业化水平,增强了非洲“造血”能力。中方支持企业积极参与非洲铁路、公路、区域航空、港口、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非洲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为非洲援助和融资修建的铁路、公路总里程均已超过5000公里。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一批互联互通工程,不仅成为南南合作的样板,更是非洲发展的新名片。
中非合作提升了非洲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在非洲建成了多个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中心,这加快了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面对非洲青年人缺乏就业技能和工业化发展缓慢的短板,中国向好兄弟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变“输血”为“造血”,将技能带往非洲大陆。“十大合作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公路、铁路、港口、发电站等基建项目,已累计为非洲国家创造了90万个就业岗位,培养了大量非洲产业工人。数据显示,自2015年年底以来,中国在非洲实施了20多个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能力建设学院项目,截至去年底,已在非洲本地为非方培训20多万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在华培训超过4万名非方官员和技术人员。这一举措得到了非洲各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评价。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盖莱感叹:“西方人来了100多年,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么穷。中国人才来了3年,就让我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中非真诚合作,惠当前,利长远,提升了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中非合作的快速发展,不仅互利互惠,造福中非百姓,而且提升了非洲的国际地位。多年前,非洲曾被视为失落的大陆,国际投资者对非洲望而却步。今天,非洲从西方眼中“失败的大陆”“绝望的大陆”转变为世人心目中“充满希望的热土”“正在崛起的大陆”,非洲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中非携手合作共赢,“中国梦”与“非洲梦”将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新起点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