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一带一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塞友好合作更加密切——
多瑙河上演绎精彩“中国故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廉 丹
山东高速集团员工郑毅(左)在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上和同事一起工作。
廉 丹摄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美丽的多瑙河流经这里。中国与塞尔维亚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如今“一带一路”建设让两国间友好合作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正在这里发生。正如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所说,“一带一路”倡议将相距遥远的塞尔维亚和中国连接了起来,这一促进世界稳定的倡议,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将不同的国家、文化和人民连接在了一起。

青春在此绽放异彩

见到郑毅是在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项目工地上。24岁的郑毅是济南人,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到塞尔维亚工作一年多了,是山东高速塞尔维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的副经理。

山东高速集团在塞尔维亚主要承接的项目包括E763高速公路项目和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项目。在他看来,无论是工作伙伴,还是生活中接触到的塞尔维亚人都十分友好。刚工作不久就被公司派到塞尔维亚工程现场,他感到很开心,也很珍惜这个锻炼提高的机会。“‘一带一路’建设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这代年轻人有了更多海外工作的经历,不仅开阔眼界、积累经验,也让我们能够快速成长。”郑毅说。

谈到公司在塞尔维亚的发展,郑毅告诉记者,公司为加强属地化管理,加大了对当地员工的招聘力度,为聘用的当地员工制定了长远培养计划。“塞尔维亚作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塞两国各领域的商务合作一定会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中国企业在这里的发展也会更深入。”

美丽的塞尔维亚姑娘玛利亚也是24岁,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山东高速塞尔维亚公司已经工作2年了。她在公司的行政部门负责部门间沟通、文件翻译、员工证件办理等工作。谈到为何选择中国公司,玛利亚说,身边的中国同事很有礼貌,大家相处融洽,最重要的是中国公司业务成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她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在读贝尔格莱德语言学院的研究生,公司很支持员工学业深造,这是非常吸引她的地方。

在玛利亚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利于中国公司走向世界,也有利于其他国家公司间的合作往来,像她这样的年轻人才更有可能到国际化的公司工作。

在塞尔维亚,像山东高速这样的中国企业和项目还有很多,相关项目合作正在扎实推进,建成后将惠及中塞两国人民。

由中国路桥公司修建的贝尔格莱德市跨多瑙河大桥及21公里延长线于2014年通车,将之前1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缩短为10分钟;由中铁修建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路段项目已于2017年11月份动工,这条铁路将来也会同欧洲其他铁路相连接;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科斯托拉茨电站二期工程已经动工,是30多年来塞新建的首个大型发电设备,将进一步提升塞供电能力……

2009年,中国与塞尔维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两国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表示,塞尔维亚从政府到民众都很关注中国的发展,并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很多企业和项目在塞都以务实合作、互利双赢模式获得了当地的支持和欢迎。

一厂带活一座城

28岁的小伙子尼古拉什·科瓦切维奇是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一名司机。他热情邀请记者前往他位于斯梅代雷沃市的家里参观,“收入提高了,我要为家人改善住房条件,把原来的老房子翻修一遍、加盖一层”。

老房子已经加盖完毕,一栋漂亮的2层小楼已经初具规模。记者来到这时,尼古拉什一家正在院子里聊天,他3岁的小外甥女索菲还用中文对记者说:“欢迎”。尼古拉什感慨地说:“钢铁厂有一段时间状况很差,大家心里充满不安。但现在厂子效益好了,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有希望。”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当地知名的百年老厂,曾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骄傲”。但是,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该厂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2016年4月份,中国河钢集团以4600万欧元收购该钢铁厂,并成立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

完成收购后,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引进河钢先进的国际运营经验,选派技术骨干从中国赶赴斯梅代雷沃,对钢铁厂实施设备维修及系统改造。同时,塞方经营管理团队和生产技术骨干也被邀请到河钢接受交流培训。2016年年底,钢铁厂已实现盈利,扭转了连续7年亏损的被动局面,钢铁厂每月钢产量从原来的6万吨至7万吨提高到12.9万吨。

在这家百年老厂里,常驻的中国管理人员只有9人,钢铁厂其余5000多名员工都是当地人,如果加上家属,全厂多达2万余人。河钢集团的收购,不仅使斯梅代雷沃钢厂恢复了活力,还带动了整座城市的发展。如今,得益于钢铁厂重生,斯梅代雷沃市每年的财政收入已达原来的2倍多。

河钢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宋嗣海表示,公司沿用了被收购之前已形成的较为完善的管理流程,将中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嵌入其中,实行奖惩制度,提高工资并发放奖金。

伊万·马特科维奇是热轧车间副主任,管理着80人的团队。他表示,对现有管理模式非常满意,他与中方管理层的沟通渠道非常畅通。

斯梅代雷沃市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告诉记者,河钢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塞中两国政府高水平合作的结果,对斯梅代雷沃市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该市失业率由18%降到了6%。得益于中国的投资,当地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及其他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的员工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位60岁的女市长骄傲地说:“现在,斯梅代雷沃市的新生儿出生率在塞尔维亚排名第一。”

走近些,更相亲

37岁的巴尼是一位塞尔维亚特警,在麦加特伦德大学的中国中心学习汉语已经4年了,2014年,他还参加了一次中塞交流活动,到中国参加了为期3周的游学。“一开始,我只是对汉语感兴趣,参加游学后对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也着了迷。”巴尼还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在他看来,世界各国的人民只有交流才能增进了解,了解多了,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和谐。

麦加特伦德大学副校长、中国中心主任卡塔丽娜·查吉奇介绍,有700多人在中国中心学习汉语,其中既有学生也有像巴尼这样已经工作的各行业人士。在2016年,中心还接收了6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塞尔维亚语。“学校设立中国中心的目的就是推动塞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人文交流,以便更好地互相学习”。卡塔丽娜·查吉奇说。

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非常好,不仅对中国的区域发展起到了充分支持作用,也有助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既对中国发展有利,也对更多不发达国家发展有利的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对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教育科技水平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文化参赞徐鸿表示,塞尔维亚老百姓非常关注中国文化,民意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主张和平、友好的国家,希望加强与中国的思想文化交流。“在我们举办的各种展览、影展中,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作品都受到了塞尔维亚民众的欢迎。”

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记者还偶遇了专门来这里举办婚礼的新郎张丹和新娘万文菁,与他们一起来到塞尔维亚的还有亲友团22人。张丹说,他在国内通过途牛网定制了这场婚礼。他说,在国外举办婚礼,需要特别考虑的是参加婚礼的人既有老人也有孩子,如果办理签证会很难成行,于是他决定在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中选择婚礼举办地,于是塞尔维亚便成了首选地。“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具体承接业务的当地旅游公司为我们精心设计了婚礼的各个细节,这里美丽的风景、热情好客的民众也使我们整个行程都很顺利、愉悦。”

自2017年1月15日起,中国和塞尔维亚正式互免签证,塞尔维亚成为首个对中国游客免签的中东欧国家。自此,中国公民持有效中国护照到塞尔维亚旅游、经商或探亲,可以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公共关系和市场部经理奥尔加·巴雷蒂奇表示,从2017年起,来自中国游客的旅游收入增长了181%,在塞尔维亚留宿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了121%。2018年这个数字更亮眼,前5个月就达到了112%。“接下来,塞尔维亚旅游部门还将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一些旅游机构也在着手开发更多针对中国游客的旅行线路。”

“一带一路”倡议让更多中国人深入了解到了文化多元交融的塞尔维亚,同时塞尔维亚也期盼着能让更多中国人来游览美景、发掘历史,感受这里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走近些,更相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