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浦东推进张江—临港和周边镇“2+N”产业发展格局——
双区联动构筑“南北科技创新走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沈则瑾
图为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大厅。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是张江实验室核心平台之一。 (新华社发)

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将有力发挥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前不久,上海浦东新区对外宣布推进张江—临港“双区联动”,发布了《深入推进张江—临港“双区联动”,打造上海浦东“南北科技创新走廊”的行动方案》。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这一区域发展新策略适应浦东发展的新阶段、新需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发展资源,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实现张江—临港和周边镇“2+N”产业发展格局,将发挥更大的集聚效应,激发新动能,成为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支撑。

同时,这一城市及产业发展带来的集聚发展,将有力发挥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张江1992年建园,经过26年的发展,在空间外延拓展的同时,产业形态、发展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变化中,经济体量不断扩大,发展能级不断提升,经济和创新能量也在不断增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张江正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集聚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临港是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引擎,滨江沿海发展廊道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和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将打造成为“国际智造城”和“滨海未来城”。近两年,临港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关键性、功能性平台项目顺利落地,形成了“上海制造”品牌建设的突出亮点,并承担高端制造的国家重任。

张江—临港的“双区联动”不仅是点上的切入,更是线上的联动和面上的推进,将促进更大区域内的资源统筹整合,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活力。经过三年努力,将力争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3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10家以上优秀企业;将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发展轴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极核和世界级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集聚区。

为了推进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浦东新区相关部门、临港管委会、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镇和开发主体已成立工作小组,由浦东新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分管副区长和相关区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力推进、协调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工作事项。

目前,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形成首批5个产业项目的联动意向,包括华域汽车、微小卫星中心、云从科技、翱捷科技、ABB等,项目覆盖汽车、航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等领域。

下一阶段,浦东新区将着眼总体目标,聚焦核心内容,抓紧统筹联动,全面开展“南北创新走廊”建设的实质行动,提升区域发展整体协调性和连接性。

一是启动战略规划研究,做好顶层设计,着眼长远发展,明确“南北科技创新走廊”的角色定位和战略目标以及“2+N”体系中张江、临港、周边各镇的发展特色及协同分工。

二是加强专项规划协同,抓紧开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划研究,加强张江、临港两区的设施联通,提升两区的链接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

三是推动区域产业联动,立足张江、临港以及沿线各镇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民用航空等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未来,“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还将向北延伸至金桥、外高桥等区域,形成浦东完整的中部南北走廊,成为浦东未来发展新的战略支撑。

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正式启动,浦东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促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有效发挥区域联动“1+1>2”的整体聚合效应,实现科技产业资源、科技服务资源、科技研发资源全新配置,提升浦东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参与国际合作竞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