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稻米折射历史
□ 雷刘功

稻米也可以在总体史观的框架下反映某个区域的历史风貌

苏泽龙所著的《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以下简称《晋祠稻米》),讲的是小小稻米的故事,却折射出悠久历史。

从晋祠稻米本身看,一粒小小的稻米,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滴水可映辉,正如袁枚诗句《苔》所描写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如苔花一样的稻米,也许在宏大叙事式史学中找不到影子,与历史中的政治制度、重大事件、显要人物比起来,稻米只能是“白日不到处”。但稻米却以它横贯农耕史的地位,让史学界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它的研究价值。

选择晋祠稻米,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探讨晋祠稻米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的变迁,让普通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展现在滔滔历史中,不仅是对传统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而且也是对社会发展力量的发现,更是历史温情与群众史观的一种回归。苔花可以像牡丹一样怒放和高贵,稻米同样也可以在总体史观的框架下反映某个区域的总体历史面貌,用以展现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信仰、风俗、心态等非事件历史。小稻米反映大历史,独特的研究方向和崭新的研究视阈,这也许是《晋祠稻米》最主要的贡献。

技术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同时映射出社会变化的历程。《晋祠稻米》用独特的学术视角,以稻米为研究对象对农业技术与乡村社会关系进行研究,论述了水稻的种植历史、稻田耕作技术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社会。随着生产实践,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晋祠水稻生产实现了由传统“依水而作”到“技术种田”方式的转变。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改变了农村因循守旧的生产方式,而且技术变化还渗透到农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乡村社会扬弃传统文化的有力手段。传统民俗表演秧歌被用作庆贺农业技术进步的活动,“新黄历”尽管没有脱离旧的表达方式,但其内容却成为农民学习和应用技术的百宝书。杀虫剂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大量建设很快替代了传统社会中“烧香驱虫”“拜神求雨”等习俗。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如何继承乡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晋祠稻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借鉴。

《晋祠稻米》还从农业技术与农村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农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中国,规模性的农业技术普及工作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的。伴随着农村组织形式的变革,农业技术也经历了农具改造、种子改良、化肥应用、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等方面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在农村社会组织、农民生产发生变化的同时,与合作相结合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对乡村社会家庭、婚姻、人口、文化信仰乃至农民的行为、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启示我们,农业技术不单纯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调整社会关系、改变乡村阶层、推动村庄发展的巨大力量。因此,农业技术已经成为认识和理解农村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高度发展的农业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范仲淹描绘晋祠稻田生产场景与民生的诗句,不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记录和阐释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