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里大海疆 “神盾”戍深蓝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芃达
上图 海口舰参加多国联演任务期间,官兵组织战伤救护训练。
左图 首批任务期间,海口舰伴随护航。
(资料图片)

他,是装有先进对海、对空、对潜等现代化武器的“中华神盾”;他,紧伴辽宁舰左右;他,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海军海口舰,舷号171。

自2006年2月份入列以来,海口舰先后完成首批、第10批、第27批亚丁湾护航任务,以及紧急搜救、多国海上联演、战备巡逻、海上维权等多项重大任务,始终以苦练精兵、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捍卫着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曾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

遇敌敢亮剑

在三亚某军港,“不怕狂风巨浪、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敌人”的红色标语分外显眼。这既是海口舰官兵的精神坐标,也是他们军旅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5年10月份,超强台风“彩虹”袭击湛江,最大瞬时风速达到66米/秒,相当于18级大风。正在湛江港附近锚地防风的海口舰主锚锚链断裂,被风浪推着向岸边撞去。“转换燃机、抛副锚!”海口舰现任舰长樊继功吼出命令。

“根本看不清前甲板,风吹着大雨到处飞,浮标、海藻也被吹起来。”帆缆班长石晓兵回忆说,平时一只手能轻松推开的水密门被风死死地顶住,七八个人用尽全力才勉强推开一条小缝,他们手拉着手,卧倒贴着甲板爬向副锚绞盘,40多米的距离竟走了5分钟。在副锚帮助下,海口舰逐渐稳住身形。此时,舰艉海区离5米等深线不足30米。

遇到恶劣天气,官兵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面对强大对手,他们毫不畏惧、敢于亮剑!身处海上方向军事斗争一线,海口舰经常与外军舰机近距离交锋。“那天下午,我们正在甲板上组织体能训练。突然发现某国军机正不断靠近,欲对我南沙岛礁实施抵近侦察。”说起当时的情形,樊继功记忆犹新,战斗警报骤然响起,官兵们迅速进入战位,按照作战预案和流程,开展针对性对抗操作。经过近1小时的对峙,对方悻悻离去,官兵们用钢铁般的斗志捍卫着祖国的寸土寸海。

危急时刻敢顶上,现实威胁敢冲上,强敌当前敢较量,他们的“亮剑精神”究竟从何而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组建以来,海口舰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眼铸牢听党指挥的强军之魂,把忠诚的红色基因深植官兵心中。

在海口舰上,记者遇到来自航空部门的士兵达瓦顿珠,这个藏族小伙子在前不久海口舰组织党的十九大理论知识考试中,获得了100分的好成绩。“刚上舰的时候,达瓦很多汉字都不认识,专业书籍和理论知识更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达瓦的改变,教导员李集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闭幕后,达瓦专门找来各种资料请他手把手教,吃饭在学、走路在学,这才取得了这个100分。

2003年建军节前夕,首任舰政委梅文带领官兵来到嘉兴南湖红船和中共一大会址回顾辉煌历史,寻根红色基因。从这艘播下中国革命火种的“母亲船”,到开向深蓝的“中华神盾”,总有一种血脉在赓续传承,总有一种力量在凝聚迸发。

“把海口舰锻造成一支攻必克、守必固的海上劲旅,就是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望着舰艏劈开的白浪,海口舰政委邹琰感慨良多。

兴研战之风

若想做到战时“快敌一秒”,必须在平日实训中“多争一分”。在海口舰,日日分析军事、天天研究打仗的研战之风早已深入官兵们的骨髓。围绕“作战对手是谁、作战海域在哪里、战斗怎么打”开展的讨论,则让官兵们把现代海战的制胜机理钻深研透,把装备性能、战场情况摸清悟透。

舰阵如虹,鹰击长空。去年初,海军远海训练编队在南海开展了一场舰机联合反潜演练,海口舰在演习中承担了搜攻有着“大洋黑洞”之称的某型号潜艇。茫茫大洋,隐身性能极佳的“敌”潜艇像幽灵一样在海底游荡,数小时搜索无果,海口舰各战位气氛愈加沉闷。

“未来战场,什么恶劣海况都可能遇到。只有立足最复杂局面,与真正的强敌过招,才能练就打赢取胜的本领。”艰难时刻,舰长的话激发了强烈斗志。思虑再三,樊继功决定主动出击。

同时,导演部依据战场态势,命令某型军机紧急起飞,与海口舰协同织下一张“猎鲨”大网。突然,海口舰声呐战位听到一个微弱的回声,声呐班长牛永群判定这很可能就是潜艇。经过交叉定位和数据比对,“敌”潜艇终于露出了“尾巴”。

战法是否管用,平时训练效果如何,立见分晓。“方位xxx,高度xxx,左舷2枚鱼雷发射!”随即,声呐引导鱼雷对“敌”潜艇发起模拟攻击。演练结束,导演部通报:海口舰鱼雷攻击有效,蓝方潜艇遭“重创”。

“棋逢对手,正是检验战法的好机会。”樊继功告诉记者,在训练中,他们超越以往单靠舰载直升机反潜模式,主动与航空兵部队组网建链、交叉定位、引导攻击等科目训练,海上立体联合搜攻潜战法已基本成型。

在海口舰上采访中,还有一件事被官兵们津津乐道。那年,在一次实弹演习中,海口舰连射两枚防空导弹,成功抗击某新型导弹。“这型导弹速度极快,弹道复杂,抗击难度很大。”最初得知此次抗击的是某新型导弹时,海口舰时任对空作战长陈俊锋心里没底。

这是一场“知己不知彼”的战斗,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海口舰官兵迎难而上的决心不会变。他们明白,今天的难题不解决,上了战场就多一处软肋。

训练中,对空导弹区队反复利用系统虚拟目标,操纵雷达跟踪导弹,还设置各种意外情况,让目标变向变速,脱离雷达跟踪,最大限度模拟真实战场环境。经过一番艰难摸索,雷达战位终于找到了死死盯住来袭导弹的“秘籍”。

演习当天,听到发射命令,三级军士长李卫华果断按下发射按钮,两枚导弹似升空利刃,直扑目标。“导弹与目标相会,拦截成功!”消息传来,官兵们纷纷击掌相庆。

近年来,海口舰集中组织重难点课题攻关,立足自身装备特点和技术优势,大抓边界条件、极限条件训练,在多个实战科目中实现重大突破,先后形成了3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其中12项被海军推广。

扛海外任务

3赴亚丁湾护航、解救10余艘中外商船、17次靠泊外国港口……从远洋护航到迎外出访再到人道主义救援,海口舰入列以来执行的每一次海外任务,都彰显了中国海军维护和平的崭新形象,肩负着大国担当的光荣使命。

“感谢中国海军,你们的训练有素与无私奉献,确保了亚丁湾安宁。”2017年11月份,捷克籍油船“VIOLANDO”号通过无线电向第27批护航编队的海口舰致谢,在过去2天伴随护航中,海口舰3次为他们驱离高速逼近的疑似海盗小艇。

“挥师亚丁湾,我们责无旁贷。”机电工程师刘应虎已是第3次来到这片海域了。海口舰上,像他这样多次执行护航任务的舰员有很多。

2008年12月份,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海口舰与武汉舰、微山湖舰组成首批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拉开了中国海军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序幕。

首次护航,海口舰连续航行124天不靠港,为27批次104艘船只伴随护航,成功解救被海盗追击的利比里亚籍商船、遭海盗袭击的“雁荡海”号轮船,出色完成接护我被海盗劫持的“天裕8号”渔船等任务。

2014年3月份,海口舰接到上级命令紧急出航,执行搜救失联客机任务。“出航就是出征,搜救就是打仗。”海口舰舰员齐心协力,高速奔袭抵达任务海区,并快速转战南印度洋多个陌生海域搜救,在海上连续奋战2个月,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展现了大国海军的责任与道义。

“呜——”出征的汽笛再次响起,海口舰即将劈波斩浪驶向远方。“海上安全形势正发生深刻变化,海口舰将继续狠抓练兵备战,成为忠实捍卫万里海疆的神盾利剑。”邹琰望着远处那片深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