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任务,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旅游业是创意、创新活跃型产业,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高位增长和全域旅游的深化发展,推动旅游产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中央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部署,由技术创新、模式突破、制度变革带来的产业组织方式、企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对旅游产业发挥综合功能的新需求以及全域旅游深化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从现代产业经济视野,针对新经济环境和新消费趋势的特点及影响,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野对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整体性谋划和系统化推进,推动旅游产业从一般资源要素竞争、具体项目竞争、企业创新竞争走向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为提升我国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能级、促进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深刻转型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重点关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有机联结的各种创新种群(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中介等)之间,以及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协同互动、开放循环、共生演化的关系。其根本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促进创新持续涌现,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就我国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而言,重点内容和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促进旅游产业技术创新。紧抓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热潮,利用好创新创业促进扶持政策,明确我国旅游产业核心技术体系,着力促进旅游装备产业技术、旅游服务管理技术、旅游消费信息技术的全面创新,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第二,优化旅游产业政策供给。政府的精准施策和高水平的创新治理,是发挥政府引领、服务旅游产业创新作用的关键。在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政府“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不断加强政策学习和创新治理,在旅游产业制度创新以及对旅游产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包容、支持方面,做出更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提高旅游产业智库引领作用。产业研发机构和产业智库是重要的产业创新种群之一,要注重提高该类机构面向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的应用研究能力,在产业技术研发、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标准研制、产业运行咨询、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内发挥好引领、链接作用,对外发挥好旅游议题设置、旅游话语传播的功能。
第四,培育提升旅游产业主体能级。一要通过持续的品牌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实力,尤其要培育提升目前已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休闲旅游企业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能力和能级;二要充分发挥国内非休闲旅游企业在国际休闲旅游市场的运作和影响;三要借助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东风”,加快吸引集聚世界知名休闲旅游企业地区总部或高端功能性机构。
第五,加强产业资金、人才关键要素保障。充分的、高质量的产业资金投入是旅游产业转型创新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专注旅游产业转型创新的投资机构并不多。对此,国家需要加快完善旅游产业投融资支持体系、吸引和扶持旅游相关投资机构的集聚。同时,还需要在人才发展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吸引培养旅游业发展紧缺急需的创意型企业家、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家和高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努力实现旅游人力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第六,构建旅游发展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支持各类协会、商会、产业联盟、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面向旅游产业企业提供丰富实用的创新创业促进服务和企业提升专业咨询服务,这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当前,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有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职业精神的社会组织,以便链接各类创新促进要素,切实发挥产业创新促进功能。
第七,建设旅游产业国际创新合作网络。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并提升自身占位、统筹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的必然路径。引导国内产业资本加强对国外休闲旅游领域高质量中小企业的投资及收购,还可联合国外相关企业和机构,推进国内休闲旅游产业园区、景区转型升级;积极发起成立类似世界旅游联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加强跟全球著名媒体和权威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策划举办全球性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节庆、赛事等活动,形成全球影响,促进多层次国际合作。
通过促进上述各类涉旅产业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形成协同互动、开放循环、共生演化的关系,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有效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走上创新驱动、优质发展的道路,对于提高我国旅游产业在全球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占位,更好发挥综合性产业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