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安徽在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皖江地区生态体系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被称为“八百里皖江”。近年来,安徽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长江安徽段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
做好“水”文章 确保清水东流
慈湖河是马鞍山市的“母亲河”。受工业污染影响,这条径流不长并最终汇入长江的小支流前些年变成了臭水河,成为许多市民眼中的“污点”和心中的“痛点”。近年来,马鞍山下大力气开展慈湖河中游整治,成效明显,水清了、岸绿了、生态修复了,河道两岸也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同样的还有巢湖。作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巢湖的生态湿地修复保护、点源污染治理等成效显现。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告诉记者,通过提高思想站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科学保护等,巢湖综合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如今,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环湖旅游大道、湿地森林公园等都是游人如织。
为守护一江碧水浩荡东流,安徽省围绕“水”字做足了文章: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全面保护水资源。加强化工企业污染防治,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进全省船型标准化,拆改老旧运输船舶2000余艘,改造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船舶4000余艘;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
实施综合整治 还岸线以绿色
抬头看长江浩荡,低头阅丛书万卷,这样惬意的阅读体验何处可寻?在铜陵市的长江江岸,就有一座古朴与现代元素结合的钢构玻璃书吧。走进其中,各类书籍摆放整齐,正值暑假,坐满了正在阅读的中小学生。
谁能想到,这样一座环境优美温馨典雅的书吧所在地,原是一处脏乱的小码头。铜陵市副市长吴强告诉记者,沿着铜陵的江岸原来有很多小码头和黑砂小加工厂,垃圾多、粉尘多,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经过持续综合整治,现在的铜陵长江岸线美了、绿了,铜陵市民的生活也从“有江看不到江”变为“有江看得到江”。
近年来,安徽持续开展沿江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234座非法码头已全部拆除,并于今年1月全部完成生态复绿。
长江马鞍山段岸线曾有80多个非法码头,2017年,马鞍山启动非法和无证码头专项整治。截至目前,80多个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共清理出岸线资源约10公里、滩涂及后方土地约1000亩。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优化
走进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绿树掩映、鲜花盛开,绝非传统印象中的化工企业。圣奥化学总经理李世伍说,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进行产品工艺革新,并与一路之隔的焦化厂绿色循环经济合作: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和焦炉煤气,之前都白白排掉,现在通过管道引入圣奥化学被使用,既节约了能源,也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一举多得。
近年来,安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创建,并推动化工、轻工等各类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率。“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发展要坚持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合肥近年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既有重大科学装置,也有原创性、颠覆性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宋国权说。
据介绍,安徽近年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相继开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
转换新旧动能 共建美好家园
共抓大保护需要各方形成合力。近年来,安徽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已建立。去年以来,安徽还试点开展“林长制”,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
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近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在安徽省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加强检察监督工作的意见》,强调综合运用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公益诉讼等法律监督手段,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整治和修复,有序开展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水体、岸线非法采砂等“小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安徽省对长江安徽段污染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改,截至5月底,共排查出涉固废问题1719个,已完成整改1644个。
近日,安徽省印发《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岸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明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