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6月16日义乌西站开站至今,我一直从事调车工作。2014年11月18日,义乌开出首趟至马德里的中欧班列,就是由我们调车班组负责编组的。”今年38岁的胡俊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义乌西站调车长,中等个头,身材敦实,声音洪亮。
目前,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范围越来越大,已成为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但是,班列上的货物并非运往同一个目的地,将一列装有不同去向货物的列车做分解,然后根据目的地再重新组成一列新的车列,需要依靠编组调车作业。
“调车作业作为义乌中欧班列的头道工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趟班列在解体编组后,在规定时间里安全地将其送到指定位置,从而为班列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开好头、起好步。”胡俊说,从事中欧班列调车工作使命光荣,再苦再累也是甜。
调车作业都在室外,调车长是铁路运输中最辛苦、风险最大的工种之一。夏天,室外热浪翻滚,线路、钢轨和车体温度超过50℃,冬天则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坚守岗位,确保调车作业安全正点完成。
谈及中欧班列开行之初的困难,胡俊记忆犹新:“中欧班列刚开行时,困难很多,主要是站场能力不足,股道少,调车作业受限,效率低。我接到每批作业计划时,先要提前预想,找出安全关键点,提醒班组人员注意。在货场取送作业时,必须对线路状况提前检查,确保安全。”
“近年来,铁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线路、站场设备的改造,条件不断改善,铁路调车岗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车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满足了中欧班列安全、快捷、高效的运输需求。”谈及中欧班列的发展成就,胡俊十分兴奋,现在我们单班的调车作业量实现了翻番,调车作业也由手动信号变为无线电指挥,提高了运输生产力。同时,调车作业安全控制由过去“人盯人”转变为“人防+物防+技防”新模式,运输安全更有保障。
目前,中欧、中亚回程班列开行步入常态。通过新时代丝绸之路,电脑、机械和轻纺等“中国造”进入中亚、欧洲市场。奶粉、红酒等产品随着这条大通道运到中国,再通过当地销售渠道走进城乡大小超市,惠及亿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