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墨当随时代新
——广东画家谈创作体会
□ 庞彩霞

在新时代,创作具有新的东方精神的绘画,理应有不同于农耕文化时期的山水画形态

笔墨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力的根据。然而,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色和人文思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化,才使绘画艺术彰显其特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近60米长的中国画《珠江胜景》浩荡大气,极具震撼力,是这次庆祝改革开放40年画展的一个重头作品。创作总体分为三组实施,分别表现珠江的上、中、下游景色与风物。其中,下游部分《盛世珠江》由广东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李劲堃带领莫菲、林杨杰、黄涛完成,重点描绘珠江穿越广州城市的图景。其画面清新淡雅、现代感强,有别于传统山水画样式,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中,创作具有新的东方精神的绘画,理应有不同于农耕文化时期的山水画形态。”李劲堃告诉记者,《盛世珠江》的主创团队中大多是“80后”,他们求新求变。因此,他们在创作中力求用一种全新的国画语言来表现广州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例如在构图方式上,一改过去传统山水画以景带小面积建筑的做法,而是全卷开篇即以新城市、新样式去铺开。”林杨杰说。

在绘制《盛世珠江》时,他们使用传统国画技法勾、皴、点、染、积为主要的绘画手段,通过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运用综合的美术知识进行绘画语言重新组构,让画面既具有传统中国画的美学特点,又具有新时代的印记,同时能反映出伟大的东方精神。“创作过程中,李老师把握大局,我处理块面,林杨杰积痕迹、用线,黄涛统染;创作到了后期,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各自掌握了彼此的方式,每个人角色已可互换,可以得心应手地去解决画面出现的任何问题,这是创作这张画最大的收获。甚至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还请团队以外的同学协助。因此,这个画卷是一个群策群力的工程。”莫菲说。

“笔墨当随时代新”更体现在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中。在7号展厅,一幅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弘创作的中国画《广州地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观众驻足观赏、留影。画面构成丰富而有趣,一节地铁车厢里汇聚了上班族、学生、少妇和老人,还有手里拿着广州地图的外国游客。他们的表情、动态各异,发型、着装以及饰物、手机款式等都很现代,十分形象地还原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其创新性的笔墨语言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张弘的这幅人物画是真的‘画’出来的,而不像时下许多国画,是‘磨’出来的。”在展厅现场,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孙黎对记者说。

“总的来说,这是一幅现代都市水墨人物画。它既延续了传统,又呈现着当代精神。比如,在表现这幅作品背景的车厢时,我有意识地作了平面化处理,强调其装饰性,并且大面积运用直线条,这些都有别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农村题材惯用的处理手法。”张弘告诉记者,写意人物画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强调用笔的书写性时,很难同时兼顾到细节的表现。而《广州地铁》中的10多位乘客,无论是人物的形象特征、服装款式、发型或挎包上的小饰物,甚至各种品牌的手机,等等,都能用寥寥几笔勾勒,看似不经意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的细节。

张弘对人物画笔墨语言的探索也得到了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皮道坚的高度肯定。他认为,张弘将中国传统的没骨画法与西画的写实技巧完美融合,把水墨人物画的状物写实能力推向新的境界,而在状物写实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书写性笔墨表现功能,赋予现代写意人物画以某些前所未有的水墨韵味等。张弘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现代生活元素与气息的融入,这种新元素与新气息的融入使得张弘的现代水墨写意人物画成为水墨的传统范式与艺术家心性、体验的结合。在色墨的挥洒和人、物的形象结构中,张弘不仅唤醒了某些被城市遗忘的诗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能连接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城市的认知,在喧嚣之中重返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