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8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怎能被“谣”控
王 堇

“塑料做紫菜”“棉花做肉松”“西瓜就桃要人命”……相信,在微信朋友圈不断拉近人际关系的趋势下,大多数人都有被亲朋好友“善意”转发这些消息的经历。虽然最后被证实纯属谣言,但他们依然在被“谣”控的生活中乐此不疲。相关机构也曾经就此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与“舌尖”有关的谣言占比较高,食品安全领域已经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谣言为何偏爱“舌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今天,人们更加讲究吃得健康、吃得绿色、吃得营养,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科学素养高低不一,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关于食品的专业知识。为了规避风险,有些人觉得,被“点名”的食品一定有猫腻,否则不会被“谣言”盯上,也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助推了食品谣言的传播。这也意味着,从源头阻断谣言的重要一招,就是要创新科普手段,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科普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失去效用。更何况,如今“舌尖上的谣言”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翻新。有的旧闻翻炒、虚实掺杂,通过视频剪接“制造”真相;有的从文字、图片“升级”到动画、直播,吸引眼球;有的抛出所谓的“专家学者”,欺骗民众。科普要想跟谣言赛跑,就需要放下“高冷范儿”,在方式上推陈出新,使科普帖富有可读性、具有吸引力;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媒体联手协作,抓热点、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及时发布权威内容,持续介绍辨谣方法,让科普跑在谣言的前面,消除人们的误解与恐慌。

当然,食品安全谣言之所以泛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现实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隐患。这就导致了人们对问题食品的警惕,稍有风吹草动,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就会绷紧,从而不假思索地将子虚乌有的谣言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善意”地转发给身边人,扰乱了人们的正常判断。这也意味着,从源头阻断谣言的关键一步,还是要各司其职共同努力,重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销售诚信、食物供应可溯、政府监管严密、法律保障有力必不可少,借此合力打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整体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避免乱用、滥用化肥、农药,不因为追求产量增长而放松质量管理。同时,还要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问题就严格追责,惩罚到位。落脚到相关生产企业,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即日常多尽一份心,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最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才能让谣言只是谣言,也才能理直气壮地应对谣言引发的危机。

从每一个个体的角度出发,“舌尖上的谣言”危害或许只是家里的餐桌上少了一两道食物。若是放大到相关行业,就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干扰正常的监管工作,打击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给社会稳定埋下风险隐患。正因为如此,再回归到每一个个体,就要主动提高科学素养,少一些不假思索地跟风、多一些冷静谨慎的思考,少一些毫无戒备地转发、多一些解释阐述的担当,不信谣不传谣,为食品行业发展营造清朗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