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8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天然画卷——
巫山:让“神女”青春永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

7月30日,记者坐船抵达重庆市巫山县。巫山县位于重庆市最东端,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跨长江巫峡两岸。这里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历代文人墨客到此逸兴遄飞,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有6000余首。

巫山为何有如此魅力?巫山当地百姓告诉记者,巫山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的独特资源,优良的生态就是核心竞争力。

“旅游是巫山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有约五分之一的巫山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巫山县旅发委副主任陶举兵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6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3亿元,分别增长12.1%、34.8%。

在长江支流大宁河流经的小三峡景区,记者看到,两岸几个猴粮投放点附近,不时有成群结队的猕猴出没。“猕猴景观就是巫山良好生态发展的最好见证。随着长江三峡水库蓄水,猴群迁徙活动范围扩大,生态环境日趋优化,小三峡猕猴数量已超过3000只。”陶举兵说,巫山当地还把自己的生态环保工作总结成四句话:做好“水文章”,永葆“一江碧水”;念好“山字经”,守好“两岸青山”;办好“红叶节”,提质“三峡红叶”;练好“气字决”,留住“四季云雨”。其实就是针对巫山的旅游资源,分别做好水质保护、绿化造林和大气保护工作。

近年来,巫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49.92平方公里,种植经果林1.2万公顷,累计造林1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长江干流巫山段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40天以上。巫山已成为长江三峡坚固的生态屏障示范区。

如果说,把生态环境做优是巫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那么,把生态产业做强就是巫山旅游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巫山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全产业融合发展。

巫山脆李就是一个与巫山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长江流至巫山,高湿度不仅造就了萦绕山间的云雨,也孕育了山间的脆李。重庆市巫山县果业局局长黄明介绍,巫山脆李是巫山本地品种,其种植始于唐代,巫山从2007年起大力开展脆李品种提纯选优与栽培技术示范推广,使之成为既能保持两岸山坡水土又能让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今年产量已达10万吨。“现在进入丰产期的脆李已有8万多亩,亩产值在1万元以上。”黄明说,脆李不仅帮助农民脱贫增收,还护住了两岸青山的水土,同时每年春季还能形成漫山遍野李花盛开的景象,为三峡景区增添了一道新景。

“我们乡有不少农户属于三峡库区后靠移民,从种田转为种植经济林。”巫山县曲尺乡党委副书记刘典春介绍,现在全乡6800户中,种李子的就有5600户。目前乡里的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万元,其中仅脆李一项就让乡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曲尺乡柑园村种植大户张科富种了20亩脆李,约有半数进入丰产期,“今年李子都收了,卖了10多万元钱。丰产期的李子1亩可以挣1万多元”。

巫山旅游的下一步目标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全县295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我们将把旅游业态从观光游扩展到度假游,将景区景点的开发扩展到巫山全域。过几年你再来,旅游体验会更好。”陶举兵介绍说,巫山交通近几年将迎来大改观,这会带来游客的井喷式增长。

据悉,巫山将对外打通交通“大动脉”,预计巫山机场2019年通航、巫大高速2020年通车、郑万高铁巫山段2021年通车,届时巫山将实现“2小时到重庆主城、神农架”“3小时到成都、武汉”“4小时到昆明、张家界”“5小时到北京、西安”的交通圈。巫山还将对内打通交通“毛细血管”,基本建成境内8条旅游大环线,实现“1小时城景通”“1小时景景通”。

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长江三峡是一条国际黄金旅游带,依托“巫峡”“巫山云雨”“巫山神女”“巫山红叶”这些美丽名片,巫山人正在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旅游战略性主导产业,让气韵风流的巫山神女青春永驻,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注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