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星期来安排工作和生活的现代人,如何与二十四节气这个古老的时间制度保持关系
烈日如火,蝉鸣聒噪。不久前,人们才刚过完今年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而如今,时光的流转、风云的变幻,已不再时兴用二十四节气表达。为什么小满雨水会增多?为什么立夏非夏至,立夏穿衣也切勿贪凉?为什么一到白露,鸟儿就逐渐踏上迁徙的旅程?……二十四节气总离年轻人更远一些,而诗意般的生活似乎也渐行渐远,或许只剩下南方人还会多嘴问一句:“需要吃饺子吗?”
二十四节气,是流传于我国的一种古老而科学的“时间制度”,通过观察太阳运动周期,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本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智慧,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参考。更有甚者,背不会二十四节气娶不到媳妇。在山西省清徐县的风俗志中曾有记载,相亲时挑女婿要先让准女婿背二十四节气,背过的才被认为是优秀的庄户人家,有进一步交往的机会;若是背不过,则被一票否决。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8.5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定程度上导致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农事活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弱化,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也让人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城市人群与农业生产活动相距遥远,那么我们还需要二十四节气吗?其实,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遵循什么样的时间框架,现代人按星期来安排工作和生活,这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机械般生活节律。跳出钢筋水泥所包裹的物质世界,二十四节气则是认识、顺应和利用大自然的变化而制定的时间框架,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回归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也是亲近自然的捷径,不管你是在城镇,还是农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不单是被浓缩成28字的歌谣,更是背后充分凝结的文化内涵。回想2016年底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时,人们探讨最为热烈的话题就是如何活化与传承这一承载着中国人智慧与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备受关注且圈粉无数的便是走上文创的路子,打造二十四节气形象招牌。故宫里的国宝“会说话”,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有了自己的百变造型。
今年夏至时节,北京龙泉寺动漫中心推出了《贤二水墨动画之二十四节气》,以一年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小和尚贤二展开了一场奇妙又平常的修行,5分钟的动画目前已有3.5万次播放量;北京北海公园前不久也推出了“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创产品,把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特点与北海公园景点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图样;服装设计师把二十四节气与时装结合起来,将二十四节气“穿在身上”……
不仅如此,要想贴合当代生活,莫过于开掘二十四节气的养生潜力。少酸多甘是惊蛰的饮食原则,用莲子心和绿茶泡水去去清明时节的心火,芒种不如睡个子午觉,大暑宜食绿豆粥、荷叶粥消热除湿,立冬睡前温水泡脚防寒保暖……中医的理论体系仍然要求医生考虑节气,寻病开方,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即便是未来“90后”养生也离不开节气。
而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气象精细化预报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是否过时了呢?如今,二十四节气依然是气象科学知识的一部分。有对现代气象学的推动,就有对过去气象规律的总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认知也需要以二十四节气为鉴,探索新的大气奥秘。
好在微信朋友圈里,节气当天分享有关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了解传统、传承传统,在生活中赋予传统文化新智慧,将让它重获生命力。比如把节气故事与民谣列入课本,加大对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相关教育;或是灵活运用数字化传播手段,把村落的节气文化、农谚农语做成别有趣味的媒体产品;加强建设、推广有关节庆活动,让人们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及认同感,二十四节气可不只有清明踏青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