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或许才是艺术背后的“任督二脉”,是电影工业化不可或缺的“易筋经”
近日,院线电影《阿修罗》撤档停映。上映三日,《阿修罗》票房累计约5000万元,不可谓不惨淡。斥资7.5亿元的国产奇幻大片半途夭折,耐人寻味。
《阿修罗》缘何不受消费者待见?关键在于其叙事逻辑先天不足。故事借用佛教概念“六道轮回”,创新了故事角色思考问题的方式。至此,还令人有些兴奋,似乎看到中国大制作奇幻电影和美国好莱坞有希望比肩的未来。
可惜,接下来走偏了。浪费了7.5亿元投资,也失去了完胜西方主流文化的一次良机。庖丁解牛后,窥其败笔,病症如下:
其一,创作者不具备抽象概念持续故事化的能力。佛教话语体系中,“六道轮回”指灵魂修行的六种境界,阿修罗是“六道轮回”其中一“道”。阿修罗的能力像天,本在天国,但多怒、好斗,失去天的德性,被撵出了天界。电影故事设计师分解了“六道轮回”,将其具体化为六个世界,生物、精灵、人类俱全。然而,自此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便和“轮回”再无瓜葛。故事失去了一以贯之的主脉。
其二,投资方缺乏故事优质与否的逻辑辨别能力。据悉,《阿修罗》投资方超过20家,制作周期长达六年。六年中,难道这些投资方竟未有一家质疑电影故事本身的致命缺陷?难道所有投资方都以特效为上,遵循一元化思维模式?其中逻辑,唯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方可勉强解释,否则无法自圆其说。投资方的集体失能,造成了大制作影片遭逢滑铁卢之变。
《阿修罗》的“兵败麦城”,折射出当前影视产业顽疾难除的现状,即多维度逻辑走向的严重缺失。很多人恐怕都认为,影视制作是艺术,不需要太多逻辑。故事内容设计似乎很依赖厚重文化底蕴背后的所谓“灵感”“天分”或“才华”。此种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代电影人,实则片面。若要保持创意持久性,在保持文化底蕴基础上,最重要的乃为逻辑。逻辑,或许才是艺术背后的“任督二脉”,是电影工业化不可或缺的“易筋经”。
越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越需要强大的影视逻辑支撑。何为影视逻辑?简言之,就是算法实现过程。算法原为计算机科学用语,指科学家们在翻译现实世界需求和计算机虚拟过程时,提炼出的高效标准流程。区分算法好坏的标志,主要在于其是否能以数量级倍率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衍生至电影故事体系,算法则意味着故事各元素(人物、情节、场景等)有机组合过程,类似于数据结构化。一个故事相当于一段完整程序,人物等元素好似程序中之数据,人物矛盾冲突和命运走势好比实现程序的算法。好“算法”决定好故事。
譬如,设计“某女性人物考试作弊”这段故事程序,需先在头脑中构建树形结构图,一端为“某女性人物”,一端为“考试作弊”。两端中间以多条线路相连,每条线路考虑一种考试作弊缘由,比如人物为写小说故意体验考试作弊是何感受、和朋友打赌会不会被监考老师发现故而参与作弊、为犯罪集团测试最新作弊仪器,等等。设计者需根据受众品位和市场趋势,判断所选线路是否符合,筛选出其中最优一条,淘汰其他线路,随后在所选线路上再构思新的多线路图,按照严密逻辑,步步为营,直至完成故事。
《阿修罗》故事设计者想必并未采用此种多维度逻辑模式,依靠的还是规律不容易找寻的“灵感”。尽管逻辑的具体运用也需要灵感,但灵感的充盈将有保障,不会造成江郎才尽的局面。灵感可通过逻辑“推演”而出,而非原始的冥思苦想。这,也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即人脑究竟怎样产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感知和逻辑思维究竟应该如何交互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体创新能力?
严密的逻辑认知、感性化的头脑风暴,二者如何“相爱相杀”,将决定中国电影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