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积极培育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加快动能转换 长江“龙尾”舞起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会

7月28日的重庆,骄阳似火,热浪袭人。走进位于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控制中心,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平静而忙碌的氛围。14928,14930……巨大的中控屏幕上,当天在线用户数量不断跳增,累计行驶里程也不断创出新高。

盼达是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一家共享汽车创业公司,主要经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盼达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免费注册,信用担保免押金,手机操作一键用车,任意站点随借随还。”据该公司总经理高钰介绍,盼达用车平台2015年11月11日在重庆运营,目前他们已在杭州、成都、广州、武汉等全国主要城市累计投入运营了超过2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上半年,盼达全国累计用户超过300万。

依托既有的工业基础,以大数据和智能化为引领,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盼达只是重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同时也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制造业基地,长期积累的传统落后产能体量很大。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惯性,积极稳妥腾退旧动能,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并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一直是重庆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自强说:“重庆要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旧产能必须坚决退出,逐步淘汰和搬迁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全市共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污染治理等要求的项目环评26个,涉及总投资约20亿元;在“去产能”方面,2017年完成主城区最后16户污染企业环保搬迁,取缔“地条钢”产能289万吨,去煤炭产能264万吨、水泥产能245万吨。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产能去掉了,新动能从何而来?这是摆在重庆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以汽车产业为例,虽然重庆年产量接近300万辆,但基本以中低端为主,平均每辆售价9万元至10万元,论斤卖近乎“白菜价”。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重庆新旧动能转换的不二选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一点。

在长安汽车展览中心,记者看到,偌大的展厅里,新能源汽车占据了超过一半的面积,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长安新款车型不仅能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泊车,还具有智能语音、人车交互等多项智能技术。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谭本宏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量已超过2900万辆,市场增速逐步趋缓,对汽车企业来说,必须找到新的动能在哪里,而智能化、新能源化是汽车产业升级、实现企业长青的关键所在。为此,长安汽车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未来将陆续推出3个电动汽车生产平台;2018年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6亿元,未来10年将累计投入200亿元,组建超过2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聚焦汽车智能化发展。

“目前,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两江新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重庆两江新区工委宣传部部长张黎说,两江新区在产业结构上,已经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做了全面布局,代表着绿色、环保、高科技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围绕“芯、屏、器、核”打造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大数据、智能制造在内的数字经济,都将绿色发展的内涵涵盖其中,成为两江新区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底气。

产业吐故纳新,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最终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庆在新动能集聚上正越走越快。据重庆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聚力打造智能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目前,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上下游企业已加速集聚。2017年,全市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7%,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17.3%,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37.5%。2018年1月至6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已实现销售收入2282亿元,增长21.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