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厦门、武汉、佛山、贵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
本报记者 佘 颖 实习生 丁 琪

7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厦门市常务副市长黄强、武汉市常务副市长陈瑞峰、佛山市市长朱伟、贵阳市市长陈晏分别介绍本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

2016年、2017年厦门市新增商事主体分别增长24%、21.9%;去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2%,民间投资增长20.9%。黄强介绍说,这主要得益于厦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努力找“支点”、治“痛点”、解“难点”,取得了明显成果。黄强说:“‘放管服’改革破解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工程建设领域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相互制约的瓶颈问题,吸引外资、吸引项目落地变得更加便捷。比如,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一年半实现了竣工投产,创造了全球12寸晶圆制造厂建设的最快速度。京东集团亚洲一号智能物流项目,也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办好了施工证。”

武汉市努力打造党政机关服务最优城市,先后推出商事登记“四十五证合一”、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一网办结”等一系列创新措施,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在办公智能化方面,建设全市一体化网上办事系统,破解证明多证明难。加快建设电子证照库,推进信息互认共享,共梳理归集证照228类,761万本。1月至6月,网上办件量955.4万件,增长28%。陈瑞峰表示,武汉紧扣发展要求、群众需求,57%的事项实现“马上办”,现场办理不超过一小时;52%的事项实现“网上办”;83%的事项实现“一次办”,让企业和群众获得了良好体验。

佛山市积极展开“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最大便利。朱伟介绍说,佛山市政府依托“互联网+”,打通数据链路,优化服务,具体体现在群众办事“零跑腿”、材料“零提供”等事项上,最大程度便利群众办事生活。同时,佛山推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市1828个事项在网上全天候服务,其中85%以上的事项最多跑一次,400多个事项实现零跑动。

贵阳市作为中国“数谷”,经济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陈晏介绍说,贵阳利用大数据打通市、区两级365个部门、1385个系统数据共享通道,确保14053项数据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构建了全流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群众和企业通过一个唯一身份号,只进一次网上办事大厅登录入口的虚拟门或政务服务中心的实体门,只填一套表格,就可一次性完成业务办理,初步建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贵阳模式。

利用大数据,贵阳市办公成效大幅提升。陈晏说:“去年贵阳大数据企业达到了1200家,大数据企业的纳税额达到了110亿元,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动能对贵阳经济的贡献率去年达到了33%。大数据已经成为贵阳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助推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狠抓政府数据‘聚、通、用’、强力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做优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了便民利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