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
南昌东湖区:探索文化引领老城改造新路
本报记者 刘 兴 通讯员 李 旸

禅意小景、绿地、牌楼、景墙、游步道……走进江西南昌市东湖区佑民寺南广场,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以前这一带是密密麻麻的老房子,佑民寺就湮没在‘握手楼、亲嘴楼’中。”南昌市民周先生回忆说,以前这里没有广场,没有绿化,交通拥堵,听说改造后的佑民寺周边大变样了,他特地带着90多岁的老母亲前来拍照,眼前的景象果然没让他失望,这座兴盛于唐朝的千年古寺,重新焕发了光彩。

东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由于种种原因,正面临着“区位边缘化、产业空心化、竞争白热化”的多重挑战。老城如何实现突围?

东湖区把丰饶的文化资源作为最大的优势和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为魂、民生为本、旅游为体、产业为力”的文化引领旧城复兴之路。

为重塑文化活力,东湖区组建了一支由文史、古建筑等专家学者构成的专业历史文化遗存普查队伍,对全区历史文化遗存展开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对普查出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古迹进行分类并登记造册,同时梳理其历史沿革。另外,聘请专业机构利用航拍、AR等技术对历史文化遗存实行场景、风貌还原,为改造修复保留珍贵影像资料。

近两年,东湖区先后完成胜利路民国风情步行街、三经五纬文化街区、中山路民国特色新街区改造,既实现了历史街区的文化重塑,又赋予其鲜活的时代色彩,极大提升了街区内涵和品位。2018年,将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单元实行整体保护提升改造,并将民德路上的千年古刹佑民寺定位为整个街区核心,通过“拆、融、点、引”改造模式,提升整个街区文化内涵。“通过散落在4平方公里的文化遗存在空间上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古、绿、红、宗’四色文化交融互动的有机脉络,进而建设南昌历史文化名区,打造东湖文化旅游产业金字招牌。”东湖区委书记刘闯说。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东湖区在老城改造中植入文化、情怀、体验、旅游等元素,形成一路一产业、一路一景观、一路一特色,通过推动文化与技术、文化与创意、文化与旅游、文化与资本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高端现代文化产业集群。

“改善和保障民生始终是推动老城复兴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东湖区区长高辉红介绍,区里投资约100万元新建了贺龙指挥部旧址市民广场,面积约1500平方米,绿化面积近700平方米,新的广场与旧址相得益彰,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我们充分发挥旧城改造对规划建设的‘纠错’作用和对历史文化的‘正本’功能,在拆旧中‘淘出’历史,在修复中‘唤醒’历史,在经营中‘延续’历史,真正让千年东湖实现老城复兴。”刘闯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