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也许有人会问,探访长江经济带,为何要从丽江起步?
丽江与长江的渊源,还要从明朝时期的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讲起。300多年前,徐霞客通过为期4年的询江问源,证明了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而不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岷江。而丽江正处于金沙江中上游,金沙江古称“丽水”,丽江便以“金生丽水”而得名。有趣的是,从青藏高原浩浩荡荡一路奔流向东南的金沙江,在丽江玉龙县的石鼓镇突然拐了一个弯,朝向东北去了,原本湍急汹涌的水势在这一段也变得平缓。而流过石鼓镇,金沙江又恢复了它的咆哮奔腾。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江第一湾”。
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表示,丽江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是丽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多依靠旅游业带动。来到丽江,一看自然美景,二看璀璨文化。这两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正是丽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江人民对长江的保护由来已久。据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介绍,在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东巴经》中,曾提出“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人类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待自然,否则就会祸及自身”这样的观点。禁止污染水源、禁止砍伐水源林,已经上升为丽江人恪守的行为准则。
在丽江玉龙县石鼓港,记者看到“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金沙江柳林。据玉龙县林业局局长李金明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村民就开始在金沙江沿岸自发种植柳树,一直持续到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龙县坚持做好生态修复项目,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2010年至今该县林业投入达3.5亿元,种林规模大增,目前已经形成了延绵百里、多达350万株的柳林,使金沙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丽江人民为长江生态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来自丽江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金沙江丽江段长615公里,约占长江总长6300公里的十分之一,占金沙江总长的四分之一,区位特殊、位置重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也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雪山草甸牛羊、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景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丽江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体系逐步完善,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解决脱贫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丽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对长江的保护开发进入新阶段,对丽江的绿色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
崔茂虎说,抓绿水青山就是抓金山银山,抓金沙江生态保护修复就是抓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丽江将按照新的要求,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生态与旅游、生态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崔茂虎告诉记者,玉龙雪山景区在前几年已经出现严重超载,为了保护万年冰川,不得不实行流量管控,下一步,“对丽江古城的管控难度非常大,因为它没有天然的屏障,是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但我们通过增加新旅游产品的供给和交通的有序管理,疏解了丽江古城的压力”。
据崔茂虎介绍,丽江正在打造沿金沙江的“小三峡”航运旅游线路,目前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有望于今年之内建成开业。丽江还将在沿金沙江615公里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它们同时也是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示范点,通过把示范点“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一条精彩美丽、适合旅游的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叠加,惠及长江上游。